孩子先被诊断抑郁症,为什么后来又变成双相障碍?

本文字数约:4334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01

诊断从抑郁症变成双相很常见

 

昨天的文章分析了“抑郁症会不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分析很多抑郁症患者家长关心的另一个问题: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如果会的话,有多大的可能性?

 

现在关于抑郁症的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康复者勇敢地分享经历,呼吁大家积极对待、不需害怕,哪怕是明星得了抑郁症,也不再遮遮掩掩。

 

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积极变化,令大众对于这个疾病的恐惧和有色眼光在不断降低。

 

所以,很多父母带孩子找精神科大夫时,内心就做好了准备,“孩子可能是有点抑郁吧”。

 

当孩子真的被诊断抑郁症时,父母也不会太焦虑,吃药、找心理治疗、适当运动、父母放低要求和包容……家长们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应对方式。

 

可是,如果孩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情绪波动变得非常大,父母再带孩子复诊或换大夫时,有的大夫就认为孩子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父母懵了:这是啥?从没听说过这个病啊?

 

有的父母会问大夫,有的则自己查,一看,双相障碍就是老百姓说的“躁郁症”,是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而且很多专家说这个病要“终身服药”、“容易复发”、“遗传度高达80%”!

 

临床中,孩子先被诊断为抑郁症、再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情况非常常见,有的父母就有疑问:抑郁症是不是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如果发展了,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病更严重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精神科大夫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主流精神医学更倾向于认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是不同的两种疾病,如果患者一开始诊断抑郁症,后来诊断双相障碍,那往往不是因为“发展”了,而是患者本来就有“双相特质”或者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是要么之前没有显现出来,要么大夫问诊时没有识别出来,漏诊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恐怕很多大夫会说“是”。双相障碍比抑郁症更加复杂,治疗难度更大,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双相障碍确实比抑郁症更严重。

 

可能又有家长问了:我的孩子现在是抑郁症,没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那以后会不会有,然后被诊断双相障碍?

 

对于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来说,这个问题更难回答了。轻躁狂/躁狂发作是回顾性判断,需要大夫仔细问诊,回顾患者过去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状态,因为患者自己往往是没有意识的,尤其是轻躁狂发作,许多患者和父母甚至认为这种状态非常好,期待孩子保持这种状态。

 

可患者未来会不会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一般精神科医生难以给出前瞻性的判断。

 

这是因为一般大夫主要关注症状,但不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活动,更不知道有过哪些经历的孩子,可能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

 

虽然精神科有“软双相”的说法,意味着有某些特征的人容易患双相障碍,但这只是从表面症状总结出来的概率方面的结论,没有深入到双相障碍的根源。这是症状学诊断的局限性。

 

02

典型的双相障碍可以“预测”

 

其实,根据我们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经验,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某个程度上,典型双相障碍是可以预测的。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对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病因有了突破性发现:

 

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患者长期的自我否定所致;

 

典型双相障碍的主要心理根源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占了主要比例;另一部分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通常是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

 

我们发现,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躁狂发作时,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甚至是兴奋的。他们自我感觉是良好的,认为自己能力很强,有自负的心理,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精力旺盛,会设立很多计划和目标,且轻视了现实困难,认为前途一片光明。

 

说得通俗一些,他们当时的心态是“飘”的,盲目自负、自大、自我膨胀。

 

绝大部分患者处于这种状态时是很开心、很享受的,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别人好言相劝,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才有问题”,甚至觉得对方是“羡慕嫉妒恨”。

 

可因为他们自视过高、想得过于简单,在现实中很快就会遇到挫折,接着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并且自我否定,也就是重度抑郁发作状态。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是不切实际的。

 

可当他们的情绪好转,生活又变得比较顺利后,他们很容易再次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想好的不想坏的,作出一些鲁莽的决定。然后下一次重度抑郁发作时就更加严重,更加自我否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患者自己也想不明白,为啥总会头脑发热,盲目自大?

 

当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TIH)去寻找背后的心理根源时,发现这些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比如成绩好,继而接受过来自父母、家中老人、老师的过度夸奖。

 

他们被“夸奖”的时候内心很兴奋、很享受,而且反复多次后,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很强,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一些成就。尤其是情绪较好时,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扭曲认知,心态走飘。

 

所以,我们在临床问诊时,会花费较多时间询问患者、家属:

 

患者小时候是不是聪明伶俐,表现比较好?

 

如果是的话,是不是经常被大人夸奖?

 

患者回忆一下,有没有曾经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甚至无所不能?

 

如果有的话,那说明患者很可能存在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那么即使他们现在只有重度抑郁发作,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几率很高,确实有一定的“双相障碍”特质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其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引导其建立更加积极、理性的自我评价,遇到挫折时不自怨自艾,取得一定成绩时也不要自大。

 

而如果患者无法接受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那我们会提醒患者及其家属,要觉察到这一点隐患,提高警惕。尤其是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点“飘”了,一定要注意积极引导和提醒。

 

03

如何避免孩子

“发展”成双相障碍?

 

可能有些家长看完上面的内容,又疑惑了:

 

我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度夸奖,没有过盲目自大的心态;

 

自从患病以来,也没有过精力旺盛、非常开心兴奋的状态;

 

为什么大夫会突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就涉及到双相障碍的另一个话题——诊断的争议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患者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我们上面描述的那种,患者出现过精力旺盛、思维奔逸、情绪高涨、盲目自大的表现,这是典型的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这类患者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

 

第二种情况是患者出现了暴躁易怒、大发脾气、甚至在家砸物打人的表现。很多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易激惹”,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会下双相障碍的诊断。

 

这一点在临床中是有争议的。我们认为这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状态”,正是因为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极度痛苦、压抑、愤怒,才忍不住爆发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颜文伟教授和四川华西医院的孙学礼教授也发表过相似的意见。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往往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第三种情况是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了“转躁”,接着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究竟算不算真正的双相障碍?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中也是有争议的。

 

有的大夫认为算,因为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吃了药之后都会转躁,那么会转躁的那些,说明他们本来就属于“双相体质”。

 

有的认为不算,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本来就不同,应该把抗抑郁药减停或换药后,继续观察。

我更加认同后面这种观点,应该排除抗抑郁药的因素后,再谨慎地下诊断。

 

而且,患者在服药后之所以“转躁”,往往还有心理社会因素。

 

比如我们曾接诊的患者刘可,她一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服用了抑郁药。后续父母发现她出现了易怒、语速快、话语多、突然感到开心等表现,并告诉了大夫,大夫一听马上说抗抑郁药不能吃了,要换成心境稳定剂,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我们与刘可深入沟通时,她说当时之所以情绪突然好转,是因为结交了一位新网友,两人聊得非常投契,她很开心。

 

而易怒,主要是因为刘可不满父母总是抱怨国内社会不好、夸国外社会好,她忍不住生气、回怼。但她也说,以前即使对父母不满,也会有所克制,可吃了抗抑郁药之后,情绪更容易表露出来。

 

因此,对于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我认为都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下诊断时应更加谨慎。一方面因为不完全达到诊断标准,另一方面也避免给患者、家属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这是全球最权威的诊断标准之一。

 

DSM-5中有一项“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认为那些具备了部分双相障碍症状、但又未达到诊断标准的,可以下这个诊断。

 

这就导致双相障碍的诊断范围很宽泛了,只要患者的症状有一点像,大夫就可以套用这个诊断,临床中很多的“非典型双相”“软双相”,往往就是这么来的。这是越来越多青少年被诊断双相障碍的原因之一。

 

有患者家属就曾抱怨:“非典型双相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现在,部分精神医学研究人员、临床大夫也意识到这有所不妥,相信这个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大夫下诊断时会更加谨慎。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抑郁症会不会发展为双相障碍?

 

从现实情况来看的话,是有可能的,主要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患者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过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在情绪好时容易盲目自大,那他们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现的几率很高;甚至可能已经出现过了,只是大夫没有识别出来。

 

第二种是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越积越多,即使得病了,也得不到家人很好的包容和理解,父母也没有意识去修复他们的创伤。

 

他们的负性情绪越积越多,尤其是愤怒;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情绪大爆发,表现为大发脾气、大吼大叫、歇斯底里,甚至在家砸东西、大人。

 

很多大夫会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继而诊断为双相障碍。虽然我们对此不认同,但目前临床中确实有争议,不宜用我们的观点去质疑别的精神科大夫。

 

当然,以上两种可能性还可以同时存在。

 

那么,当我们深入理解了以上分析后,抑郁症患者的家长就不需过度担心、焦虑了。

 

父母可以仔细回顾孩子的成长经历,反思孩子有没有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没有盲目自大的表现。

 

如果没有,那孩子后续发展为典型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因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而被诊断“双相障碍”,这也不是真正典型的。

 

这反而提示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尽快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孩子的剧烈情绪波动会明显减少。

 

那如果有,父母也可以提前学习应对方式。先努力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信任、认可父母。后续一旦发现孩子有心态走飘的迹象,父母马上给予积极引导,孩子更容易听进去,这能有效降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机会,并避免孩子受挫后再次陷入重度抑郁发作。

 

希望这两天的文章能对抑郁症患者、家属有所启发,免于恐惧,加快康复!

文:晴日心理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