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错觉:自己独守空房,别人都在欢乐场

文: 陈武
来源:心理学与生活(ID:psy_life)

-01-

越长大,越孤单

 

越长大,越孤单。经过了一些岁月,或许每个人都在某个时候会体会到孤独。

 

怀念过去是一种孤独。我们累,却无从停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这个时候,我们常常怀念过去,有可能过去是真正轻松快乐的,也可能,过去也有很多遗憾。不论如何,现状是忙碌中的逃避,过去则是逝去了的充实。

 

被世界忽略是一种孤独。发个朋友圈,半天没人理睬。在群里发个言,没有任何回复。三天吃了两顿饭,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一种式孤独。

 

没有感同身受是一种孤独。有些人相互轻蔑,却又彼此往来。有些人不缺朋友,一起吃饭、玩、看电影都能找到人,可是真正认可自己、懂自己的人却是难寻的。因此,很多的热闹之后是更大的空虚,很多狂喜之后是更大的落寞。不合群的孤独是表面的,合群的孤独才是内心的。这种孤独是不能敞开心扉,不能真正融入生活。

 

如果说以上的孤独都是实在的,那么有一种孤独则可能是一种错觉,那就是社会比较而来的孤独。


 

-02-

孤独的错觉

 

某人在知乎上说:拉着床帘。寝室有人在唱歌,有人在打电话,有人在聊天,在笑。我抱着书,眼泪啪的落下来……我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来……

 

社会比较而来的孤独,是我们总觉得别人过得比自己精彩,别人过得比自己轻松,别人有更多的朋友,别人有更幸福的人际关系。

 

Deri等人(2017)的研究表明,社会比较而来的孤独可能是一种错觉。对于社会生活,我们存在一种天然的偏见:自己不如别人。

 

其实,人并不是在很多方面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恰好相反,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存在自我提升偏差,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比如,大约70%的人认为他们的能力比平均水平高;大约80%的人认为他们的情感控制要比平均水平强;大约90%的人认为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平均水平要高。可是,偏偏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研究者通过6个研究来证明了这种效应的存在。具体如下:

 

研究1,首先,什么是社会生活?研究者认为社交生活围绕着他们认识的人以及他们去的地方展开:比如深夜与亲密朋友聚会,与熟人一起出游,与家人和亲人共同分享喜悦,等等。如果人们认为别人的社交生活比他们自己的社交生活更丰富,更有活力,那么他们会认为其他人认识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朋友,并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交。因此,在研究1中,研究者设计了6个核心问题直接让被试比较自己与其他人分别在6个方面的社会生活谁更丰富。这6个问题是:你和其他人:谁有更多聚会/谁有更多朋友/谁的社交圈更广/谁更经常出去聚餐/谁有更多的社交圈/谁和大家庭的互动更频繁?

 

结果发现,不论对于单独的每个问题,还是对于6个问题的总和,被试均认为自己的社交生活不如其他人(如认为自己的朋友更少、社交圈子更小、聚餐更少等)。尤其是在聚会方面,有超过80%的人都觉得周围其他人的聚会比自己多。


 

一项研究的结论可不可靠,往往与被试的选取很有关系。如果某个结论只适合这部分被试,对另外的人不适合,那这个结论就不能推广。于是,为了证明研究1的结果不仅仅适用于特定人群,研究者在研究2中扩大了被试范围。

 

研究2研究者分别选取了50超市消费者99康奈尔大学的学生、1111名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等三个群体进行研究。研究2中,给被试的问题与研究1大同小异。结果发现,对这三部分被试,均得到了与研究1一致的结果:自己的社会生活比熟悉的其他人更差。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假设,人们之所以觉得自己的社会生活不如别人,可能是因为被试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生活中那些社会生活特别丰富的人更容易进入他们的脑海,从而让自己形成上行社会比较。于是,在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研究者给了被试一个额外的任务:在你进行比较的时候,哪些人进入了你的脑海?同时对这些人的社会生活丰富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大学生被试确实是更多把那些社会生活比较丰富和活跃的人拿来作为比较对象,75%的人是在进行上行比较。

 

一项研究的结论可不可靠,还与研究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研究1和研究2虽然为研究假设提供了初步的证据,但在研究方法上可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给被试的问题都是进行直接比较,这种直接比较本身就更容易产生偏差;其二是当需要比较的特征或行为不常见或比较模糊时,主观口头比较可能会引起偏差。于是,研究者在研究3中让被试对自己以及熟悉的其他人在相关社会生活方面进行更客观的定量评估。

 

研究3A,问题与研究1是一致的,只是不再把自己与别人进行直接比较,而是让被试评估具体的数量(如,你/熟悉的他人,每个月大概有几次聚餐?0, 1, 2, 3, 4, 5, 6, 7+)。结果发现,与他人相比,被试认为自己的社交生活更差。

 

研究3B,被试阅读社交圈子的一段描述材料,说明有些人离社交中心更远,有些人可能更近,然后将5类人(自己/好朋友/网友/班上的同学/一般熟人)分别放入5个相互嵌套的同心圆中的不同层级中,越是靠近中心圆,表示越处于社交圈的中心。结果发现,被试认为其他几类人(除同学外)都比自己更加靠近社交圈的中心。


研究4,为了证明被试只是在社会生活上存在这种负面偏差(即自己不如别人),研究者根据研究16个问题,设计了6个非社交问题:你和其他人,谁更常去杂货商店/谁有更大的词汇量/谁有更多邻居/谁更经常做饭/谁收到更多垃圾邮件/谁与陌生人交往更多?结果发现,被试认为自己比他人的社交生活更差,但自己在非社交活动上比其他人更好。说明,被试在社会生活上表现出自我贬损效应,但在非社会生活上表现出自我提升效应。

 

研究5,在研究2大学生为被试的那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上表现出自我贬损效应的原因可能来源于上行比较。结果发现,被试在进行比较的时候,的确主要想起的是那些社交丰富的人。

 

研究6,考察了社会生活比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社会生活丰富的人进行比较会导致生活满意度降低,社会生活的比较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主要受到比较对象的影响。

 

-03-

孤独与独处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知,孤独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觉得只有自己孤独,别人都过得很精彩那恐怕是想多了。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独守空房,别人都在欢乐场。

 

为何我们在关于自我的其他方面(比如能力、道德)是自我提升的,而在社会生活方面则是恰好相反呢?为什么偏偏会觉得自己更加孤独呢?原文中并没有很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可能的原因是,社会生活,包括其可能会产生的孤独并不像能力、道德那么简单。能力和道德,一般来讲,是越有能力越好,这样有一种控制感,越道德越好,这样不会有内疚感和羞耻感。但是,社会生活却不是如此。

 

诚然,社会生活对于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社会交往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鲍尔比在其著作《依恋与丧失》中说:对他人亲密的依恋就如同轮子的轴心一样,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围着它旋转——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稚龄学童到青春少年,从风华正茂到垂垂老矣。一个人可以从这些亲密关系中汲取生命的力量与欢乐,也可以通过无私的奉献把力量与欢乐给予他人。

 

但是,社会生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社会生活也不是越丰富就越好。正如在文章开头的部分提到,热闹与狂喜的背后,可能是更大的空虚与失落,因为我们终将,面对自己。

 

人终其一生都被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操纵着,一种是对陪伴、爱及所有能让我们亲近同类的关系的渴望,另一种则是对独立、孤独和自主的向往。人的存在,除了为了他人乃至人类的幸福而存在,也为了自我的独立而存在。

 

我们需要处理好与周遭的人际关系,也要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这,或许就是独处的意义,或许就是觉得其他人的社会生活比自己丰富的进化意义。这种独处,一方面会带来孤独感,另一方面,又教会人与自己最深处的需要和情感进行沟通,从而寻求自我存在的终极意义,寻求最终面对死亡的勇气。毕竟,生时,可以有无穷的陪伴,但死亡是任何人都陪伴不了的,只有自己去面对。或许,那些放弃生存希望并最终自杀的人,并不一定是社会生活有很大问题,而是放弃了任何掌握个人自主性的尝试,逐渐失去了能够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孤独不需要逃避,而是一种发现自己并走向成熟的方式。

 

参考文献:Deri, S., Davidai, S., & Gilovich, T. (2017). Home alone: Why people believe others’ social lives are richer than their ow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责任编辑:Spencer 林立洲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