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一些关于情绪的迷思」
为什么背景相似的两个人,可能对同样的事情做出天壤之别的反应?
面对压力的时候,有的人可以很好地调整情绪,另一些人会崩溃呢?
后一种人在面临逆境时,会变得焦虑、抑郁,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呢?
情绪调整能力强的人不但很好地面对压力,甚至还从压力中受益,转化为优势呢?
在职场顺意、收获真爱、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人们的反应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人们会有哪些不同的情绪反应呢?
现在流行的词叫做“情绪管理”,很多人往往误解了它的含义,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时,会说,你要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真的说能管理就管理吗?
这样会不会变成压抑孩子的情绪,没有释放呢?
而教育孩子的大人在说孩子时,为什么往往又面露“凶相”,自己的情绪也并未得到很好的疏导呢?
今天教授情绪管理的课程有很多,你真的了解自己大脑中的情绪吗?能很好地“管理”情绪吗?
很多鸡汤文中说的《管理好情绪的人,才能管理好人生》,道理都懂,情绪管理真的能速成吗?
这些问题,可能问的你眼花缭乱,也许会触发你的思考。
「二 情绪的分类系统」
当今最杰出的神经科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理查德.戴维森在他的书《了解你自己的情绪生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剖析了大脑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感受和生活的。
情绪神经科学家数十年来的工作,揭示了关于人脑情绪生活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由一系列“情绪风格”(Emotional Style)的维度来刻画。
与情绪相关的有一些分类系统。
它们是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情绪特质(Emotional Traits)、个性(Personality)、气质(temperament)。
【一】最小,最不容易把握的情绪单元是情绪状态。
它只能持续几秒钟,往往由某种经验触发。
比如母亲节,你收到孩子了精心准备的贺卡;工作中销售业绩第一名;三天小长假你是唯一加班的;小孩被班级同学殴打了。
这些事情,都有可能触发你的情绪状态。
同时,也包括纯粹的心理活动,比如你幻想自己中彩票,反思自己不该和老婆吵架,设想未来有所大房子,也会引发一些情绪状态。
不管是真实世界的经验,还是由心理活动引发的,情绪状态很快会消失,一个情绪状态会迅速让位给下一个。
比如你刚刚被贴了罚单很郁闷,又收到加薪升职的通告又感到狂喜。
【二】能够持续而且可以在几分钟、几小时,乃至几天内保持不变的感受,被称为心境。
如果一种感受不仅仅持续几天,而是好几年,它就成了一种情绪特质。
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火指责,我们就认为他脾气不好;
如果一个人总是对生活不满,我们就会认为他是爱发火抱怨的人;
当一个人的情绪特质,比如他习惯性发怒,就会增加他在特定情境下经历某种情绪状态的可能性。
比如同样是被人踩了,爱发怒的人,发火的几率就会高很多,因为他惯有的情绪特质,降低了“愤怒”这种情绪状态的触发门槛,可谓是一触即燃。
【三】情绪风格指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经验做出反应的某种持续不变的方式。
情绪风格由特定的大脑回路控制,会影响特定的情绪状态,情绪特质和心境出现的可能性。
情绪风格也是基于左右情绪的大脑系统。
我们可以把情绪风格成为情绪生活的“原子”。
它们是搭建起我们情绪生活最基本的积木。
「三 情绪风格的六个维度」
心理学里有各种各样的分类系统来研究“个性”,比如气质类型、性格类型,很有趣很好玩,媒体也利用人们的八卦心理来匹配什么样的男性适合什么样的女性,什么样的人当老板的概率高,什么样的人心理变态的几率大。
大众也乐此不疲,因为这类测试的特点是简单、有趣、好玩,容易对号入座。
而实际上,戴维森博士指出,这些分类在科学上并不令人信服,并不是基于对大脑机制的严格分析。
人类的所有行为,感情和思维方式都源于大脑,所以任何科学的分类系统都必须建立在对大脑的研究之上。
基于以上分析,戴维森博士指出,情绪风格比“个性”更加客观,它建立在具体的神经学机制之上。包括六个维度。它们真实反映了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大脑不同的属性和模式,任何关于人类行为和情绪的理论模型都建立在这些属性和模式之上。
1. 情绪调整能力(Resilience):你从逆境中恢复地快还是慢?
2. 生活态度(Outlook): 对你而言,积极的情绪可以持续多久?
3. 社交直觉(Social Intuition):你是否善于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社交信号?
4. 自我觉察能力(Self-awareness):你对身体的感受是否敏感,易于观察到自己的情绪?
5. 情境敏感性(Sensitivity to Context):你是否善于根据所处的情境,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
6. 专注力(Attention):你的注意力是容易集中,还是比较分散?
接下来的系列文章,我们会走进每一个分类和测评,来更深入地了解你的情绪风格。
和情绪和谐相处,洞察自己。
作者:Melody曾婷,思维教练,倡导“女性成长思维”,陪伴你开启独立不盲从的认知,重塑自我。咨询微信:37035772。
排版:Surv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