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壹心理
来源:壹心理知乎
根据他们对话的内容,月的老公有点像个巨婴。
我们来看看对话都说了什么:
出轨小三,开房竟然拿的是原配老婆的套套 …..
明明自己出轨,在被老婆逼问时,他居然哭了,还要原配老婆安慰…..
出轨已经犯错了,承认错误,痛快地和妻子离婚也算是敢作敢当,拖拖拉拉,婆婆妈妈,不承担任何责任…..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月的丈夫确定是个巨婴。
遇到这样的巨婴,我建议你赶紧逃,为什么呢?请看分析,本文将和你聊 3 个问题:
-
问题一:什么是巨婴心理?
-
问题二:遇到巨婴,为什么会激发圣母心?
-
问题三:面对巨婴我们该怎么办?
什么是巨婴心理
巨婴心理大多是指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的成人。顺带一提,这种心理也常常和自恋型人格障碍(nassic personality disorder)手牵手出没。
2000 年,心理学家 Jeffrey Arnett 曾用“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 这个说法来形容年轻人停留在青春期、延迟成年的现象。而对应这种现象,我国心理咨询师胡慎之老师也曾经明确说过:
“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
这种心理的诞生,往往是由于周边环境(包括家庭和教育环境)对其给予过多的保护而导致的。尤其是我们当代社会,很多人在遭受上一辈打压式教育后,因为不想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当年一样痛苦,而不断地放纵其“天性”,满足其“欲望”,不愿意加以施压和阻止等行为,导致了其在成长中失去了“在拒绝中成为自己”的过程,变得过于自我。
而也正是由于失去了这个过程,往往会导致了ta们带有自恋型人格障碍(nassic personality disorder),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想要掌控人际关系的所有方面。而一旦得不到ta想要的结果时,便会回到“幼儿”状态,通过“哭闹”来获得别人的妥协。往往有以下特征:
-
他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给他指条道,寄希望于别人能提供一条可以直接复制模仿的生活路径,寄希望于别人能给他一个清晰的、现成的、能解决他生活问题的快捷方案。
-
他们就像巨婴一样,无法独立地思考,无法坚定地做选择,无法清晰地评估风险和机会。一些基础认知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就永远都是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
就像月的老公,在他们的对话中出现了 “含糊”、”叹气“、”我爸骂我““这也要啊”“就是、不好”等词汇。
面对出轨及离婚的事情,他根本不知道承担责任,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仅仅是等着妻子、爸爸来解决,来告诉他怎们做。
他很可能习惯了依赖别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承担责任,也不知道通过独立思考来面对和处理问题。
遇到巨婴,为什么会激发圣母心?
这样心理不成熟、不负责任的人,按理说我们遇到的第一反应该是逃跑和离开,为什么晋江月被气笑,却好像却一直在维护他呢?
这可能是因为,当关系中的一方扮演孩子一样的受害者时,另一方不得不扮演妈妈类圣母样的拯救者。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我们的内心会在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这三个角色当中不停的切换,当我们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就会无意识的扮演其它角色。
月的老公,虽然出轨了,但他唯唯诺诺,甚至还哭泣,整个人就像做错了的孩子,像个受害者。月面对这样的受害者似的老公,可能虽然内心愤怒,但因为在这段关系里,对方处在孩子一样受害者形象之中,月可能无意识地就扮演了妈妈的拯救者角色。
如果月老公能够承担责任,道歉,给月关心,我想她也想做一个受伤的小女孩,好好的哭一场。
可这个巨婴的老公,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
面对巨婴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不幸恋爱时,遇到巨婴怎么办?
1.分手要果断
假如发现另一半是巨婴,不要深陷泥潭,发现不对,就及时撤退。
这时候放下圣母心,不要想着去拯救他人。有圣母心的人,很多都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所以妄想通过拯救他人来成就自己。
我们真的没有能力拯救和改变巨婴。
如果不幸,一定要和对方继续交往。就像月要处理与其离婚的事情,那么
2.守好界限,别让巨婴影响自己。
关系中的良好界限是指,尊重他人独立的看法、立场、选择,同时不去承担别人该承担的责任,也不允许别人干涉自己。
月完全不需要照顾出轨丈夫的情绪、及丈夫该如何处理和面对出轨问题,这与月无关。
她更需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正常处理离婚和分家产等事情,而无需过多考虑出轨的丈夫。
成年人的基本责任是为自己负责,让巨婴独立承担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最后,祝愿月早日摆脱巨婴老公,也祝愿每一个人不要遇到巨婴的老公或妻子。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