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公被离婚了|婚姻的鸡飞狗跳,本质都是供需错位

文:文小宁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20年让妻子怀孕15次,“ 绝世好老公”终于被离婚了 | 婚姻的鸡飞狗跳,本质都是供需错位

如果只能选一样,幸福婚姻最重要的必需品是什么?(多选)

a. 有房有车,厚实的经济基础

b. 三观一致,生活各方面和谐

c. 孩子是幸福婚姻不可缺少的成员

d. 一致的前进步调,共同的生活理想

e. 家务分工明确,双方都在为家庭付出

无论你选什么,都没错。

但吊诡的是,在现实生活里,有很多夫妻,即便拥有着一切所谓的“必需品”,到头来却双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纪实类综艺《寻情记》里,就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

43岁的田磊和妻子钱佳雯,从一穷二白到衣食无忧,相濡以沫地走过了20个春秋,并共同将两个可爱的女儿抚养成人。

他们感情稳定,是外人眼里的“模范夫妻”。

但最近,妻子钱佳雯却不惜净身出户,也要结束这段婚姻,甚至用绝食来抗议。

“我宁愿坐在三轮车上笑,也不愿坐在宝马里哭。”

这让丈夫田磊十分苦恼,他始终想不通:“我对她百依百顺,物质上从不亏待她一丝一毫,好好的夫妻怎么说散就散了?”

随着故事展开,事情的真相也逐渐浮现:

二十年的婚姻,田磊让妻子怀孕15次,引产13次,只为生一个儿子。

反反复复的引产,让妻子的身体落下了病根。


可田磊却视而不见,认为这些只是妻子要离婚的借口。

在他心里,自己有房有车,好吃好喝供着妻子,就是最大的“好”。

可妻子心里,想要的却只是一份尊重和呵护。

当然,像田磊这般极端自私的伴侣,可能并不是主流。

但在现实生活里,死于这种“自以为是的付出”的婚姻,并不少

一方面,道德绑架伴侣“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凭什么不高兴”

另一方面,却从不提供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

而需求和供应一旦出现了错位,婚姻的冲突就爆发了。

今天,壹心理就来跟你聊聊:婚姻中的供需错位。

你有数不尽的财富,有公众的崇拜,还要什么爱?”


早在多年前,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者Epstein和Baucom就指出:

婚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婚姻需求未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的挫折感以及绝望感。


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的婚姻悲剧,就是最好的例子。

戴妃曾在自述中写下对婚姻的满心期待:

“像所有的少女一样,我希望我的丈夫会照顾我,会像个父亲一般支持我,鼓励我……”


但事实却令她几近绝望:


“可是我丝毫没有得到这种爱……出席活动就像角色排练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任何场合都忽视我,任何场合。”



她想要关注,戴妃不顾自己身怀六甲,从高楼跳下。

可等来的,却只是丈夫的一句“不可理喻”,以及头也不回地摔门离去。

她想要共情。身患暴食症的她,经常用暴饮暴食来发泄情绪。可吃完又后悔,怕胖,只得抠着嗓子眼疯狂催吐。


而此时的丈夫,却只会火上浇油地嫌弃她“腰粗”,让她“继续减肥”

她想要一心一意的爱可丈夫却怒斥她不够贴心“所有的威尔士亲王都有情人,我也不可避免”


太绝望了。

更绝望的,是她的这些需求,在丈夫看起来只是矫情:

“你是储君的王妃,有数不尽的财富,有公众的崇拜爱戴,你还要求什么?”


无数次求而不得的戴妃,无奈地提出了离婚,理由是:

“这个男人不爱我。”


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女人疯了,放着无上的权势地位不要,居然要所谓的“爱”。


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可能只有亲历过这种婚姻的人,才会懂得个中滋味。

若不是彻底死了心,又怎么会选择放弃。

这三种人,看不见伴侣


面对伴侣溺水般的求救信号,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要么是自恋狂,要么就是控制狂。

自恋狂伴侣,从来都看不见对方的需求,他们只能看见自己。


皮亚杰曾用“三山实验”来区分儿童是否脱离了“自我中心阶段”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先在桌子上放三座山的模型,高低、大小、位置上都不一样。

实验者会让儿童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三座山。

之后,让他们坐在其中一边,并将一个布娃娃放对面。

接着问儿童“布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他发现,那些自我中心的幼童,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山”的形状,却无法描述对面的娃娃所看到的“山”形状。

也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眼里的世界,就是别人眼里的世界。


很多人就是这样,虽然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心理却还固着在幼童期。

他们往往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方面,他们只能看见自己的需求,看不见对方的需求。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你们一起出去吃饭时,他只会点自己爱吃的菜,压根不会问你爱吃什么。


在他们眼里:我爱吃糖醋排骨,那么你理所应当也爱吃糖醋排骨。


另一方面,他们以为自己还像小时候那样,坐那里啥也不用干,就能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心。


比如《寻情记》里的丈夫田磊,在他眼里,妻子这个角色的定位就是:不计代价地伺候丈夫。


生不出想要的儿子,那就让妻子一直怀孕。

而对妻子的任何付出,都是自己的情分,从来就不是义务。

对于这些已经成年的自恋狂伴侣,他们的内心戏与半岁婴儿并无两样:

“我就是无理取闹,我就是一事无成,我就是不懂付出,但你还必须爱这样的我。”


另一种,是控制狂伴侣,他们虽然看见了对方的需求,但根本不在乎。


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尼指出,控制狂往往想要影响他人,但是拒绝被他人影响或控制,并且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控制别人。

在他们眼里:你想要什么不重要,我觉得你想要什么,才重要。


这种控制狂伴侣,对你的示好,只从他们自己的意图出发,完全忽略了你的想法和情绪。

你看上了一款包,想买,他会嘲弄你物质,告诉你女人就该勤俭持家

你种草了一个新发型,想尝试,他却觉得齐耳短发更适合你,烫大波浪那都是作精。

很可气是不是?

而且他们还很双标:我可以对你指手画脚,但你不能对我有意见,因为我不可能为你做任何改变。


正如戴妃在试图挽回劈腿丈夫时,得到的那句回应:“所有的威尔士亲王都有情人,我也不可避免!”。


除了自恋狂和控制狂这种极端情况,婚姻里的供需错位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

看见了,也重视,但却忽略了伴侣的需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比如,日剧《花束般的恋爱》里,五年同居时光,男主早已从零负担的学生成为打工人,对另一半的需求也从“能陪在我身边”变成了“能体谅我不在身边”。


而女主却始终沉浸在对二人世界的甜蜜构想里,埋怨男友周末加班而不是陪自己看电影。

她忘记了,丈夫已经长大了,他的肩上扛着这个家。

我提供了你需要的,

而你提供的,恰好也是我需要的


太多婚姻,嫁给了所谓的“门当户对”,却最终死于“供需错位”。

势均力敌的婚姻,从来就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那些标签:家境相当、学历匹配、郎才女貌等等。

相反,亲密关系领域的心理学家乔治·莱文杰认为:

个体在婚姻关系中得到的回报、奖赏,才是影响婚姻成败、关系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回报、奖赏?

简言之,就是“我需要的东西”:


我提供了你需要的东西,而你提供的东西恰好也是我需要的,婚姻关系就和谐稳定了。


很多人在看完《请回答1988》后,都为德善和正焕感到惋惜。

但其实,阿泽成为德善的真命天子,似乎早就注定了:

缺乏自信的德善,在阿泽那,得到了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她涂了橘色口红,正焕嫌弃她“太难看了吧”,阿泽却满眼笑意,告诉她“好看,你比李英爱都好看”

作为家里的二姐,从小被忽视的她,常常怀疑自己值不值得被爱。


相比正焕的忽冷忽热,阿泽对她的喜欢,全世界都知道


同样的,对阿泽而言,德善也是不二人选。

阿泽从小缺少母爱,生活不能自理。


德善会为出国比赛的他准备一床电热毯,会擦去他嘴角的牛奶,会在他疲惫的时候给他最温暖的笑和拥抱。


现实中的故事也一样。

我有一位学神级高中同学,他曾跟我说“理想婚姻状态是能在学术上相互成就”。

我本以为他会找一位数理学界研究者,但最近,他却爱上了一位文科生。

他跟我说,心动的那一刻,是她瞪着眼睛听他讲“原初黑洞如何产生引力波辐射”的时候。

“我知道学文科的她根本听不懂我在讲什么,但她认真点头的样子,让我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尊重和认可。”


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他最需要的,就是这份尊重、认可。

“那她喜欢你什么呢”,我问到。

“她说,我每次一遍遍跟她讲这些晦涩的理论,直到她听懂。这份耐心和温柔,是她最在意的”,他回复。

写在最后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一定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它的本质,是满足了双方的核心需求。

这种双向满足,实际上就是精神分析里说的“镜映”:

伴侣像一面镜子一样,看见了我们最真实的需求,并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关注、肯定、共情和响应。


同样的,你也是对方的镜子。

不能否认,有些人,就是像《寻情记》里的田磊:

金玉其外,有房有车有钱,许诺你一生衣食无忧。却从没有给你真正想要的平等、尊重、共情和稳稳的爱,那便是败絮其中,放弃也没什么可惜。

这样的人,只会让你自我怀疑:是不是真的不配被爱。

甚至会让你失望,觉得婚姻就是不堪的。

但请别灰心,要相信:

世界上一定有那个能看见你、满足你、治愈你的人。


你们会互为读者:

我读懂了你的需求,而你也恰好懂得我的。


你们会交换心愿:

我愿意付出自己来满足你,而你也有为我牺牲的心情。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Elizabeth.E.(2020).How Lack Of Communication Can Sneakily Ruin Relationships & How To Fix It.Mind Body Green.
Shkurko, T. A. (2013). Socio-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ontrolling personality.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86, 629-634.
卡伦・霍妮. (2004).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文小宁,北师大发展心理学硕士,新闻宣传工作者。有两只世界上最可爱的小猫咪。知乎id:文小宁。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