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代到来,女性独立不仅仅是个口号

PART 1


这些年我接触的男性来访者大部分因为情感问题来做咨询,在和他们的谈话中,你会常常有被激起的愤怒感,这份愤怒来自于他们对女性的物化,导致每次我看似心平气和的倾听,内心早就被各种反驳充斥,极力压制。

  • “我真的很烦我老婆搞她那套创业的东西,好好在家带娃不好嘛,缺她吃了,还是少她穿了?和她那群小姐妹整天混在一起,疯疯癫癫。”


  • “我喜欢颜值比较高的,怎么说呢,我刚分手的这个性格不错,就是腰粗腿短,带出去没面,你懂的啊。”


  • “这个女孩子也挺好,很懂得照顾人,真的非常细心,但我并不想继续,因为她太传统了,不好调教,我会觉得有点无趣……”

在他们的言论中,把女性成了附属,可以是家庭的工具,社交的工具,性的工具……


可是不仅仅是男性物化女性,很多女性自己也把自己物化。


很多青春貌美的年轻女性,颜值和才能兼并,却还是觉得嫁入豪门才是最大的成就。


要不就是生育至上,全身上下子宫是最值钱的。还记得“杨丽萍生不生孩子”上了热搜的那件事吗,某位女士评论置顶的“蔑视”引发热议。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每一个儿女,所谓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让你再年轻30年,到了100岁,你的容颜难道还能保护30岁样子,即使你再没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


在父权的世界里,她们按照男性制定的游戏规则生存,女奴、爱绑架人,甚至粗野。


前段时间马伊琍在节目《女人30+》说过的话正好可以反击:“卵子的使命不是成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个卵子;女性活在社会上的价值不是成为一个母亲,而是成为她自己。”



PART 2


非常喜欢一本书《第二性》,波伏娃在其中写的这段话,带你理解男性女性的发展差异,即使在现在,在很多人的价值观里仍然不过时。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就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这让我联想到,但凡身边有孩子的夫妻离婚,其他人相劝的言论都是如此:男的嘛,越老越吃香,女的再拖个孩子,真的不好再嫁的,这以后怎么办哦。


在男权社会的理论中,一个女性生来并不具备独立的主体价值,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主权。未成年之前,她是“父亲的女儿”,成年出嫁之后,她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


她的身份确认和价值确认,始终来自于男性。慢慢如此丢失了自己的活力和灵魂。

PART 3


这两年大女主的戏越来越多,媒体越来越多的文章都在唤起更多女性对于独立的意识,“她时代”真正到来。


当然还是很多人把经济独立理解为不看别人脸色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是当下伪女权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骗局。就像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强调的,女性独立更多的是实现自身价值,婚姻对于女性而言也不是命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乘风破浪的姐姐》收官之夜,张雨绮姐姐的成团致辞完美契合节目最初的精神,说的多好:

对于独立女性:


要有支配时间能力,也要有和暴力拳头说no的能力,不是所有人婚姻都那么幸福和完美的


我们还要有一种能力,把自己的才华显示出来,告诉这个世界用相貌来评定能力的人,智慧和美貌是可以并存的。


要有特别独立和敏锐的判断力,我要我的孩子知道:除了童话的美好,还有诱骗拐卖。我要让他们知道,你妈我不仅芳华绝代,还要乘风破浪。对未来的他说:巴黎不远,队也不长,你若敢爱,我陪四方!

她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自己和孩子、思考爱情和婚姻、思考社会和未来,这份炸裂的自信,给予女性鼓舞,打破世俗对年龄的局限和偏见。


《乘风破浪的姐姐》有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去征服,所有不服;去会见,所有偏见;去拒签,所有标签。”浪姐结束,但更多女性的成长议题依然在路上。

PART 4

昨天papi终于用一首rap宣布产后归来。在歌词中,她阐述了“I am still me”和“I am not me”。


因为生娃,她发生了很多变化,跟不上潮流,母婴消费增加,喜欢晒娃,身体变差。可她也接受了这些,并且表示I am back,依旧是那个有态度的papi。她带着我们去真实幽默的去看普通女性的困境和改变。


就像这段时间,为了帮助更多姐妹们有个更合适的地方吐槽,寻求帮助,我们组建了个线上群,除了聊一些八卦,吐槽一些处境,我们还组织起了线上读书会。


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些女人多可爱啊,知道在家庭里有些话题沟通不了,就和姐妹们说;知道婚姻有困境,就知道去主动学习,理解自己和爱人;觉得生活平淡,就想着制造情趣,创造仪式感;不满意当下的自己,就努力的从各方面去提升。


生活一地鸡毛,但我们丰盈又美好,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依然勇敢的去爱这个世界。


文:张瑾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