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的我们,为何总是念念不忘

失恋的痛苦大概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之一。

当我们陷入失恋的痛苦时,可能听到最多的也是“不就是失恋嘛,每个人都会遇到的。


然而身为失恋痛苦的主角,却如同行进在荒芜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却同时也无人知晓。


你是否也经历过如下的失恋暗夜时刻?


  • 正常生活时毫无异常,可一旦某些神经被触发,便泪如雨下;

  • 白天工作社交充满活力,可一到晚上就整夜整夜的失眠;

  • 拼命地让自己不要去想他,可仍旧控制不住地去翻他所有的社交动态;

  • 以前的相处细节在脑中挥之不去,甚至自己会继续演绎相逢后要说些什么话;

……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告诉我们,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虽然时间会让我们逐渐淡忘,但如果没有很好地告别,失恋的伤痛就会在我们人生地图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成为“未完成事件”,如影随形般的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失恋后,虽然人和事件以及远离我们的生活,然而在那段感情中未完成的情感需求就仿佛在牢笼一般,将我们的内心死死地框在里面,迟迟走不出来。

什么是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事件】在心理学上是指由于某些事情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始与结束导致部分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


这个概念来源于 20 世纪初诞生于德国的完形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并成为“完形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


当我们在遇到情感挫折时,那些人和事件在现实层面中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然而心理层面上,我们还有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于是我们就会在这些情感需求带来的的情绪园地中徘徊踟蹰,任由各种情绪攻击自己。


失恋的情形很多都和这种心理有关,比如:


  • 虽然一时愤怒提了分手,但心中的依恋还在延续,期待对方能够主动联系;

  • 由于对方的伤害而分手,但内心的愤怒以及受伤的情绪并没有得到释放;

  • 对方突然失联,不告而别,所有的情绪都成了无回应之地……


这些种种的情绪还会在我们的大脑中演绎,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情绪,失望、愤怒、期待、自我怀疑、遗憾……时时萦绕触碰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想说什么却无处可说,想做些什么却无从下手……


完形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试验:


有人在地上铺了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段圆弧,经过白纸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补上线段,让圆弧成为一个完整的圆。更令人惊奇的是:大猩猩也有这样的癖好。并且,小孩子或者大猩猩都会尽力使自己画的线段平滑,使完成的图形与原先的弧一样平滑。


心理学家发现:


有机体有追求完整的倾向:一个不完全的完形就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现和稳定为止。


有机体会依照其当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


然而,我们的生活远比画一个圆要复杂许多,尤其是在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中,我们有着许多的情感需求,一个需求如果无法被满足,又会衍生出其他不同的需求。


情感层面的需求满足就成为了一个达不到的理想状态,然而最求完成状态的潜意识又促使我们以某种行为模式去满足这些需求,就会导致了我们失恋时不受控的一系列动作。


比如前任已经彻底被我们从生活中删除了,拉黑了所有的联系方式,但我们的心理层面还有着对他(她)各种复杂的情感,还有很多话没有真正讲出来,很多情绪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于是潜意识的驱使下,我们会不断去关注他(她)的动态。


所以,当失恋带来的负面情绪我们并没有去完全经历、释放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回忆中念念不忘,也影响着我们进入下一段关系。


由此可见心理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一种情结,因为创伤事件在心理层面的未完成,我们由此而建立的受限性思维模式就会在我们的无意识层面运作,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

 

未完成事件的影响


记得有一例失恋咨询案例,来访者小美在讲述自己失恋的痛苦时,提到:为什么每次的恋情我都很想用心珍惜,然而却又不自觉地把对方推开,其实我也不想分手,我很想让他回来找我……”


原来,小美的初恋因为觉得小美过于粘人而希望两人冷静一番,结果小美以为对方不爱他了,便各种痛苦挽留,然而对方却在小美的情绪中仓皇而逃,留下小美一个人在痛苦中挣扎。


然而,小美内心的失望和疑惑从来就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和回答,于是她形成了“恋爱也要很独立,否则就会被抛弃”的观念;并在下一段关系中,时刻保持着自己独立的形象。


下雨忘带伞宁愿自己淋回去也不愿意让男朋友来接……更让她难受的是,每当男朋友生气有所不满时,她的回应也是,没关系,你要是想放弃,就放弃吧,我不怪你。


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小美经历了又一次的失恋……她说我真的很想珍惜他……不想让他受委屈啊 


小美就是受“未完成事件”不断操控的典型案例


因为第一段恋情的被动分手,她的情绪一直都还在潜意识徘徊,她将这种“你必须独立,才不会被抛弃”的情感要求投射给之后的每一任恋人,以为每个恋人都希望她越独立越好,最后却将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


还有人在受到伤害失恋后,可能将上一段情感中的对方“内射”,而将过去积累的愤怒和不满“投射”出来,最后自己变成了那个自己讨厌的人。


而著名的格尼克效应”也是通过实验证明了相比已完成的事件,未完成的事件留存记忆时间更长。


这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Β.Β.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


她让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


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


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较好。


可见,未完成的情结对我们有着更长时间的影响。


对于内心的“未完成事件”,我们通常的应对办法就是压抑转移。但不幸的是,这样的方式只会带来一连串新的问题。

 

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过去未满足的需求里,“未完成事件充满了执念,当我们要完成它时,就只能将它建立在某种类似的基础上,自己以“投射”或者“内射”的行为模式,将自己压抑和转移的需求投射出来,结果导致了更大的问题。


失恋后,我们的很多情感需要失去了回应,这些需求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但它们始终留存在我们心底深处,直到我们真正的完成这些情结。如果始终无法满足,就会一直牵绊着我们的成长。

如何与失恋告别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的治疗,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


虽然真实是无比痛苦而又难以面对的,但对于失恋中的我们,最好的告别可能就是真正接受自己心灵深处的“未完成事件”,勇敢地面对,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内心的积压情绪抒发出来。


挥别错的才能遇见对的,我们才能重新充满爱与力量走入下一段关系。


  • 首先,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失恋这件事,允许自己所有的情绪自然流露。


我们要从自己的内心真正接受,这段关系真真切切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这时,我们真实的情绪才会显现出来,不管是愤怒,还是留恋,或者是遗憾,自责,都允许这些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其实,失恋最怕的就是掩藏真实情绪后的输赢争夺。很多人在失恋后,由于种种原因,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害怕,一旦情绪流露,自己就输了。然而,爱情哪有真正的输赢?


每一段亲密关系的到来,都如一面镜子般让我们照见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所以我们才更要正视这些情绪,如果我们越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内心的感觉只会更加强烈。


允许自己的真实情绪流露,才是真正的成长。

 

  • 其次,觉察自己真实的情绪,并帮自己完成这些情绪的释放。

当你觉察到自己的真实情绪,就可以根据这些情绪背后的需求来将情绪释放。

如果你和对方因为误解或冲动而分手,双方对这段关系还留恋,只是碍于现实原因,那么可以试着问下自己,如果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他了,你是否能接受?


如果不能,那就鼓起勇气去告诉他自己真实的感受,爱情唯有在真实面前才会真正的出现。


如果对方已经坚定不移地离开,那么你当下的情绪是愤怒,遗憾还是委屈?


不管是什么,都尝试和对方来一次真正的告别,将那些久藏心底的愤怒,遗憾、委屈告诉他,当这些情绪在现实的情境里有了被体验的可能,内心的未完成情结也就会慢慢打开。


当未完成情结构成的锁链打开后,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在未来的时间里被治愈,并得到真正的成长,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真实地表达自己。


  • 第三,尝试完形治疗著名的“空椅子技术”


如果没有机会真实地和对方以及事情告别,我们可以尝试“空椅子技术”


只需要准备两把椅子,你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想象对方就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你们一起重新对话,重新复盘过去,来一场真正的告别。


复盘过程中,你可以尽情地去表达自己的愤怒、委屈,不舍,也可以代入对方的角色,去诉说自己内心感受到的伤害,想象他会说些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真正的放下这段关系,放下这段关系对你们的束缚。


唯有放下,才会真正地懂得那句话: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或者我们还可以用自己能想到的任何方式去将达成自己未完成的需求。

总之,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告别,让我们的情绪有处可去,而不能任由时间去淡忘。

如果正在读文章的你也恰好处在失恋的漩涡中,不妨尝试以上各种方法,或者自己举办一个告别仪式,让所有的情绪得到真实的释放,从而真正的放下过去,走出“未完成情结”。


只有我们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未完成情结”,我们才能从关系中获得真实的成长,从而更好地成为自己。


也许我们心底的纠缠的曲线,只是需要我们一个认真的告别。

文:叶紫苏苏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