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的安全感,到底是指什么?

“你的安全感实在太低了”;

“我缺乏安全感”;

“没有钱,我就没有安全感”


这些话语熟悉吗?与“潜意识”这词一样,“安全感”已成为全民词汇了。


安全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弗洛伊德、弗洛姆、霍妮、埃里克森、马斯洛等心理学大师,都曾提出过与安全感有关的理论。


那么,大家都在说的安全感,到底是指什么?安全感来自哪里?又如何获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与此类似,在每一个人的内心,安全感也各不相同。


在咨询中,当我们讨论安全感的时候,来访者讲述的都是不安全感。我觉得,很多人从来没体验过踏实的安全感,他们深切体验到的是安全感的反面——恐惧感。


来访者A小姐给我描述过一个意象:在一片汪洋之中,她找不到立足之地,只好站在一片荷叶上,一动不敢动。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水里。


来访者B小姐给男友发条微信,只要男友不及时回,她就会心神不宁。男友在身边,她种种嫌弃。男友要去另一个城市创业,她六神无主,觉得男友一定会出轨。


在我的生命早期,我体验到的也是无处不在的恐慌,仿佛全天下都找不到一处安全的庇护之所。


安全感是什么样子的呢?


B小姐说,男友去外地出差,如果他及时回应自己的信息,或者发视频告诉自己他在什么地方,内心就安稳下来。


一个高中的女孩说,当她感到害怕时,会找一个墙角抱膝而坐,把身体踡成一团,同时将世界关到眼睛和耳朵之外,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自从有了滴滴,我在这个城市的安全感就提升了很多。我知道,哪怕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总会有一辆车为我而来,载我重回熟悉之地。


及时回应、稳固而私密的空间、对陌生环境的掌控,这些都是安全感的不同面向。


尽管对自己的安全感有了很多探索,我仍然很难说清安全感到底在指什么,直到看到《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中提到的依恋模式。我觉得我的探索有了答案,安全感说的就是安全型依恋。


世上最美好的画面之一就是:母亲抱着婴儿,彼此静静地凝视。当母亲把那个柔弱的小身体抱在怀里的时候,除了爱怜之外,母亲还想给婴儿全然的保护,幻想把所有的伤害都阻挡在外。女儿小的时候,我多次想,如果地震了,房屋塌下来,我要俯身在地,用背为她撑出一块空间。


被母亲舒适地抱在怀里的婴儿,体验到的就是安全感。我们一生苦苦寻找的安全感,就是那种感觉。


“对婴儿来说,有一个能够细心照料他的人,并且这个人能够感受、理解他的需求并积极做出回应,他就会有安全感。”书中说。


可以设想,在婴儿期,那些没有得到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细心照料、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感受、理解并得到及时回应和满足的人,就没有形成足够的安全感。


依恋是存在于大脑内的一套先天系统,其不断进化发展以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心理安全。研究者认为,依恋能使孩子:

寻求与父母的亲近;

不高兴时把父母当作避风港寻求安慰;

把与父母的关系内化为一种内在的安全模式。

寻求亲近、避风港和安全基础,是依恋的三个基本因素。如果这三个因素都具备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安全型依恋模式。否则,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那些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把父母当成安全基地,积极地去探索外部世界。那些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必须拿出很多心理能量来应对自己的不安全感,这严重阻碍了他们探索的脚步。



如何才能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呢?


只有当孩子与父母在心理上有调和一致的适时沟通时,安全型依恋才会产生。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回应,能让孩子时常感到父母与他们心理上的联结,以及父母对他们的理解和保护,在这种状况下,孩子就能形成安全型依恋。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子交流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调和、平衡、一致这三种特征,来了解安全依恋有没有形成。


如果父母一开始做出的反应,就与孩子的心理调和,孩子就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理解以及与父母心理上的联结。和谐的交流能让孩子保持内在心理上的平衡,帮助他灵活均衡地调节身体、情绪以及心理状态。这种和谐交流的感受和由其产生的平衡,能让孩子在内心感受到协调一致。如果孩子在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中,能够一直感受到与父母心理上的适时交流,孩子安全感就能建立。


如果父母不能经常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与父母的心理联结,也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回避型依恋如果父母常不在家,或者常常拒绝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就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这种依恋表现为孩子通过回避与父母的亲近和情感联结,以适应父母的冷漠态度。在这种依恋关系中,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常常语气冷漠,缺乏情感。


矛盾型依恋有矛盾型依恋情结的孩子,在和父母交流时会有不协调感,有时甚至觉得父母侵犯了他,孩子因此也不会感受到与父母的心理联结。如果孩子在与父母交流中经常有不和谐的感觉,觉得父母不可靠,那么他们在企图依赖父母时,心里就会充满焦虑和不确定。


紊乱型依恋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而父母的行为又时常给他们带来迷惘和恐惧,他们就可能形成紊乱型依恋。紊乱型依恋的孩子在与父母相处时,经常觉得父母的行为令人难以忍受、让人恐惧,而且也很混乱。在经常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中,紊乱型依恋出现的概率相当高。


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母本。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形成后,往往用同样的模式与他人建立关系。我本人与A小姐,都是回避型依恋,在人际关系中总是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B小姐就是矛盾型依恋,对男友又想亲近,又想疏远。


这是不是说:我们早年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不是!依恋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可以改变,这意味着父母在任何时候做出改变都为时不晚。研究还表明,除了和父母的关系,孩子在后天生活中和其他人形成相互理解且可靠的关系,也能给孩子带来力量,这种精神动力根植于孩子的内心,会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慢慢形成。一个人在结婚后,如果在与伴侣的交流中长期体验到调和、平衡、一致这三种特征,也可以建立起安全型依恋。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生命中存在一丝光明和温暖,就不会被外在的黑暗和寒冷完全吞没。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给到他理解、回应、信任,就会帮他建立起一点点安全感。但有时,需要有个人让他看见那丝光明、温暖、理解和信任。心理咨询师可能就是那个人。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