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没有听说过这个流派,也不知道格式塔是什么意思。
但你对这种神奇的图形一定不陌生:
你看到的图片是静态还是动态呢?
图片本来是静态,但我们看起来却很像是动态的,这种现象被称为似动现象。
格式塔学派就是从研究似动现象的中诞生的。
01
阐述定义
格式塔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 】的音译,本意是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中国学术界翻译为“完形”。因此,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认为: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
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为避免误解,我们需要阐明格式塔疗法和格式塔心理学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今天主要介绍的是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皮尔斯(Fritz Perls,1893—1970)创建,认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心理、生理、情绪和认知过程等方面失去和谐与完整。而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在德国诞生,但它们的内核”格式塔”是一致的。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于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它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将意识拆解为各种元素以及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用格式塔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学派认为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内部系统性整体结构决定其组成部分的性质。
通俗来说就是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这个学派从视觉研究出发,对知觉作了大量研究,阐明了知觉的许多重要特点,并将这种研究扩展到学习理论、思维过程等领域中,提出了顿悟等概念。
格式塔三剑客
正如我们喜欢听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一样,谈起格式塔心理学就不得不提格式塔三剑客: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火车上一场偶然的相逢,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再次发展。
1910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乘坐开往莱茵河的列车前往法兰克福。在这里,触发了他的全部灵感,他通过儿童动景器玩具想出了一个研究似动现象的新方法,即速视器。也是在这里,他碰到两位理想的伙伴——考夫卡和苛勒,至此格式塔三剑客正式相逢。
韦特海默和速视器
同年,考夫卡和苛勒加入韦特海默的实验室,共同研究似动现象。
1912年,韦特海默发表了文章《移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来描述似动现象,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学派正式创立。他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由于它无法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部分,因此,只有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才具有意义。
从此,格式塔学派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知觉、语言、象征性思维及顿悟等领域,产生了很多新的见解。另外,他们有意利用自己的研究去为哲学服务,特别是解决认知与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考夫卡则将格式塔学派的理论完善并系统化,著述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成为我们了解这一学派的直接材料。
格式塔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
也就是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02
背景/来源
-
社会背景
自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
1910年初,个人与国家一体化的意识形态成为德国社会的主流,在这一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收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一群年轻的心理学家开始创立心理学领域的一体化理论,即格式塔。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借助于分析知觉及认知现象来研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侧重于心理元素、心理结构及心理过程中扩展开来。
-
哲学背景
首先就是康德的“先验论”哲学思想。
康德认为客观世界可以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两个世界,人类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而对现象的认识则必须借助于人的先验范畴。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的。
康德的这一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源泉以及理论构建和发展的主要依据。
其次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理论。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对观察到的内容作如实的描述,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得以展现。这对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具体指导。格式塔心理学基本使用的就是自然现象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强调观察。
-
科学背景
20世纪初,物理学提出了新的发现:“场论”。“场”即一种全新的结构,而不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简单相加。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了这一思想,并希望用它来对心理现象和机制做出全新的解释。因此他们在自己的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和“场”相关的新名词,如:“心理场”,“行为场”,这些名词将在格式塔的核心概念中做出解释。
03
核心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基于知觉的研究,将格式塔的思想延伸至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并形成了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完形组织法则
关于知觉组织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或相加,整体不是由部分决定的,而整体的各个部分则是由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所决定。
所以完形组织法则意味着人们在知觉时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根据这一法则,个体会尽可能地将刺激知觉为一种简单易懂的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有五种完形法则:图形-背景法则、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和连续法则。这些法则不但适用于心理学,还被广泛应用在视觉设计领域。如图:
2.用“场”的概念来描述心理现象及其机制,“心物场”是其核心理论。
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同理,环境也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行为环境(意想中的环境)两个方面。
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 一一 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比如:
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作珍品,它蕴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含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
3.“同型论”观点。
同型论这概念意指环境中的组织关系在体验这些关系的个体中产生了一个与之同型的脑场模型。
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
同型论是为了说明心和物都具有同样格式塔的性质,都是一个通体相关的有组织的整体。
比如我们看到浅黄色的灯光,就会觉得温暖,看到一块冰,就会感觉寒冷,甚至竖起汗毛。我们感受到的、看到的和生理层面大脑皮层的反应是同步的。
4.学习理论:顿悟、学习迁移、创造性思维
以组织完形法则为基础的学习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顿悟学习、学习迁移和创造性思维构成。
-
顿悟学习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一种学习模式。
所谓顿悟学习,就是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领悟其中的关系而发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和解决问题主要不是经验和尝试错误的作用,而在于顿悟。
-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也就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相似的功能所致,也就是由于对整个情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的领悟。
例如,在笼中没有竹竿时,猩猩也能用铁丝和稻草代替竹竿取香蕉,这就是相似功能的迁移。
-
创造性思维是格式塔心理学颇有贡献的一个领域。
韦特海默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形成新的完形。
在他看来,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而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并得到有效的使用。
因此,创造性思维都是遵循着旧的完形被打破,新的完形被构建的基本过程进行的。
04
生活中的格式塔运用
虽然在现在看来,格式塔心理学有一些理论可能已经过时,但它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姑且不论格式塔心理学对视觉和学习领域的贡献,它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认知中的“格式塔”:
如果我们了解了人类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具有格式塔的特性,且这些领域是同型的,就会明白:
相比完成的任务,未完成的任务为什么更让我们牵肠挂肚;
相比认真的告别,那些不了了之的感情总会让我们受伤更深;
相比一次顺利的旅行,那些与期待不符不顺利的旅行更容易停留在我们脑海中。
这些没有做完的事,来不及告别的人,一直想去未去的地方在我们脑海中盘旋,是因为我们天生就有“格式塔”的特质,想要达成完形。
即使很多时候,物理层面我们无法完形,我们也可以尝试心理层面的完形,或许一个有仪式感的结束就是最好的疗愈。
“心物场”帮助我们更具同理心。
我们虽然生活在相同的物理空间中,但我们却又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认知空间中。
记得有次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本来已经快要迟到,如果走电梯就可以很快到达,但朋友坚持要走楼梯,我完全不知道她为何要做如此选择。
她后来告诉我,因为前一天她家的电梯坏了,她自己被关在了电梯里将近小时,特别黑,特别吓人。那几天,她再看到电梯,就不由自主的害怕,无法行走。
很多事物,可能我们毫不在意,但其他人很在意,这其中一定有她的道理。我们不能站在自己心物场的角度去看别人的心物场,轻易去判断他人的选择,哪怕我们的距离只有一公分。
希望我们都能构建属于自己的格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