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靠老师还是靠自己?——怎么发现孩子的气质

对于比较难带的孩子,要不要管一管?

 

01

孩子的气质模型理论


(这一段比较理论化,比较枯燥,读者谨慎阅读,读不懂的可以直接跳过)

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发展总是按照环境的需要发展出来新的技能。比如人类没有尖牙利齿,发展出工具,可以捕猎动物,还可以抓捕体型很大的猛犸象。

人类的能力,总是会根据环境的需要培养出来新的能力。并且人类进化出来的能力会传递下去。不仅人类,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根据环境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比如水獭学会建筑水坝捕鱼。

 

按照生态进化理论,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按照环境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

新的生态理论认为,生物不是简单地应对环境,而是根据环境需要进化出相应的能力,同时也会改变环境。人类也不是简单地对环境妥协,而是不断改造环境。

 

这样的生态理论比进化论更乐观一些,同时,也对个体提出了挑战,即怎么样才能找到适合环境的能力,并且按照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发展。

差别易感模型强调个体因气质差异对外在环境的敏感性不同,一些气质倾向在遇到积极的抚养方式时会促成积极的发展结果,比如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着重培养音乐才能,弹钢琴、唱歌等总是容易出成果的。 而在遇到消极的抚养方式时会导致更加糟糕的社会适应。

 

02

养育过程中怎么才能找到

孩子的气质特点?


先看一个实验,有研究发现,那些气质困难的一岁半幼儿,如果家长对孩子太敏感,有求必应,并且还没有任何的管理手段,那么有可能6个月后幼儿的问题更多。相反,如果气质困难的一岁半幼儿,如果家长对孩子不要太敏感,不要有求必应,并且采取管理手段,那么有可能6个月后幼儿的行为问题会减少。

 

这个实验证实,对于孩子的培养教育,真的需要因人而异。人类现在的教育,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原因,在于教育成本太高。一个班级几十号学生,老师不可能逐个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即使能够了解,也没有精力逐个培养教育。老师的目标,重点在于让大多数孩子能够从教育中学会社会适应,掌握基本的知识。

而因材施教的方式,显然会加大老师的教学投入,教学投入会加大消耗老师的资源,人的资源是有限的,消耗了资源会导致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教育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职业倦怠是常见的现象。

因此,靠老师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那么,只能靠家长自己努力找到孩子的气质特点,按照孩子的气质特点进行培养教育。

 

怎么找到孩子的气质特点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气质特点,要找到这些特点也不难。

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了中文识字,那么就能够进行较高级的认知沟通了。

家长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教学视频,去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教养目标。

03

期望很可能实现


在教育心理学里面,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实验。

一帮心理学家来到小学,做一些智力测验,然后对老师说,有一批学生非常有潜质。但其实,心理学家只是在学校里面随机找到了一些学生,给这些学生贴上了“有潜质”的标签。过了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又回到学校,发现这些被贴了“有潜质”标签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了。这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实验不断被重复验证。这个实验说明了说明:说明人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孩子真的有可能按照期望的方式去发展。

因此,在教育行业里面,有一个理念,始终影响着我: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

当然,对于成人,也永远保持乐观和希望。对于成人的发展目标,我们会专门做一期节目,让成人找到人生目标。

 

期望是什么?期望是一种目标,一种结果。如果说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身体健康”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气质。如果说期望孩子能够很好适应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气质。适应能力良好的人能够遇到新环境也能适应,适应能力弱一些的人适合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

  

相关链接:
学会了解孩子的气质,让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生命意义的心理理论梳理-1
买包包的心理动机分析
怎么样从孤独中获得关怀
心理咨询为什么更注重行为改变
安全感和死亡恐惧的关系
安全感和宽恕有什么关系——附带自救方法
关系要破裂了,怎么选择——来自心理学的建议
不安全感和情绪有什么关系?
如何感知自己和感知他人——感知自己
走不进的大城市(上)
走不进的大都市-下
作者主页



文:吴翔(心理套娃发明人,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心理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