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端仪:如何避免养育孩子最常见的四大误区

文:吴端仪
来源:开森心理(ID:kaisenxinli)

华人家长见到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我应该怎么办?


西方家长见到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我现在感受不到我自己。

 

东方强调一种一元的价值观——成就、成功、应该怎么做;西方强调自我——我是谁、我该怎么样、我需要什么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有内驱力是长大之后的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想法,不断探索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家长不需要那么辛苦,只要跟紧他们的节奏就好。

 

我们经常问,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学过很多课程,看过很多书和文章,觉得老师讲的真好,书里的知识都对,看起来特别实用,但转过身就忘了,依然无法行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链接,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在你问问题的时候,要先去感受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让问题跟你之间有一个链接。

 

误区一:没有边界感

上一次孩子让你情绪爆发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你情绪波动?我想,或许是孩子不写作业,或许是孩子磨蹭不睡觉,又或许是孩子的成绩不如意。

 

我在跟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发现,埋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其实是无力、沮丧和失败感。当我们想要消除这些情绪的时候,就想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就引出了第一个误区——没有边界感:妈妈犯了错误,女儿需要道歉;妈妈想讨好他人,女儿需要去讨好;妈妈可以随时进入女儿的空间指手画脚。

 

我有一位男性来访者,每当他产生什么想法的时候,父亲就会像幽灵般出现在他脑中,随时跳出来指责他。做任何决定之前,他都会条件反射地想爸爸会不会打我,然后突然意识到爸爸并不在自己身边。

 

没有边界感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终身的、创伤性的、难以修复的。

 

还有一种缺少边界感的表现是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把孩子的失败、挫折变成自己的失败和挫折,想扫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所有障碍。殊不知,这样做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以致他们长大后遇到很小的挫折就会崩溃。


每一个父母都要回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重新考虑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需要是什么;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想一想,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自己的需要。


误区二:只谈事情,不谈情绪

面对孩子造成的让你情绪失控的问题,你可能会讲道理、威胁、贿赂、惩罚或大喊大叫,这些方式通常没有任何效果,只能导致问题周而复始地发生。孩子不高兴时,我们不跟他讨论问题,也不会讨论,因为表达情绪的词汇不在我们的词典里。只有当孩子的问题出现时,我们才后知后觉到该处理问题了。

 

如果家长不关注自己的问题,孩子就会慢慢失去对情绪的感知力,而没有感知力就没有自己、没有同理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成长,当他们成为父母后问的第一个问题仍然是我该怎么办,而不是表达我现在很难过。

 

即便是最善解人意、认为自己最民主的华人父母,前来咨询时首先问的仍然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在后面的系列课程中,我们会通过教练技术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自动自觉地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你在后面推着他去做。


误区三:重视结果而非过程

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何而来?哪一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我敢肯定地说,无论你的回答是什么,你的成就感十有八九来自某个结果。当我们的满足感从结果而来,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结果不受我们控制,我们很难感到满足。这次有成就感后,不知道下次的成就感什么时候来,生活充满了无力感。

 

大多数来找我咨询的客户,他们的孩子一定是在学校中出现了问题,比如考试焦虑、考取的学校面试不过、跟同学相处困难等,这些问题全都指向某一个特定的结果。这样不断地寻求结果,会让孩子不断地去讨好外界来寻求他人的肯定(孩子对身份的认定取决于外界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一旦寻求不到就会失望和沮丧,从而慢慢失去内驱力。

 

我早期做咨询的时候,会分析家长这样做的每一个动机,这个行为可能产生什么结果,后来我发现,家长前来咨询是寻求我的认可,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标准答案,而我对他们的分析剥夺了他们自我探索的力量。现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会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身体感受是什么?内在有什么情绪?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客户不断觉察,找到自己的力量,因为真正的改变只能从找到自己的力量开始,没有其他途径。

 

当我们能跟自己的感受链接的时候,就能创建自己想要的生活,就会因为好好享用美食而满足、看一部喜欢的电影而满足、专注工作半个小时而满足。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结果转移到过程中,尽管这不是我们的固有模式,改变起来非常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慢慢练习,就会看到成果。


误区四:思维方式始终在解决问题上

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告诉我,你在白纸上看到了什么?

 

80%的人会说看到了一个点,但占面积99%的是白纸而不是点。

 

这是我们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难以改变的误区,它根深蒂固地深入我们的血液中。我们华人的思维方式始终在解决问题上,眼睛永远都盯着缺点和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考了99分,你不会跟他说“你真棒,考的这么好”,而是说“哇,这次考的真不错,但是,那一分丢在哪里了?”

 

我们的能量留在哪里,哪里就会长大。当我们不断地盯着问题,就会不断地自我挑剔,自我挑剔的毛病几乎每个华人都存在,包括我自己。在这次讲课之前,我曾有两三次在半夜起来,觉得还有些事情没有完成,思考这次的课该用什么结构,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大家有收获等。我如此焦虑,不过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还可以更好地改进而已。


“温柔坚定做家长”系统的优势

“温柔坚定做家长”是有道、有术的系统,不仅详细地讲解每一个亲子技能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阐述这些技能背后的原则。只有理解了这些原则,才能将它应用到亲子教养中。

 

这个系统非常简单,也容易实践。它结合了完型治疗、游戏治疗、创伤理论和自体心理学,在底层理论基石之上,会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技巧,这部分能提升孩子的同理心、内驱力和复原力;通过镜映、陪伴、倾听和游戏,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教练技术取代无休止的说教,用容纳和边界设定规范孩子,减少叛逆和不良行为,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家长通过这个三角呈现的系统,可以判断自己该使用哪个层面的技术。

 

(1)我们教育孩子时的惯用版本

 

11岁的小美放学回家后很不开心,斜卧在沙发上看动画书,妈妈催了几次让她写作业。

妈妈:小美,你什么时候写作业?

小美:一会儿。

妈妈:一会儿是多久?

小美:一会儿就是一会儿。

妈妈:我想知道一会儿是多久,你有那么多作业没做完,还没有弹钢琴呢。

小美:你就知道看着我写作业、弹钢琴,从来都不关心我。

妈妈:我怎么会不关心你!

小美:我今天就是不想写作业,什么都不想做。


(2)“温柔坚定做家长”系统的版本

 

妈妈:小美,你今天看起来好像不太开心?

小美:嗯。

妈妈(走近看着小美眼睛):怎么了宝贝,发生了什么?

小美:我最好的朋友丽丽转学了。

妈妈:真的吗?前几天还看见你跟她一起玩呢。

小美:是啊,她家搬到了很远的地方,我再也看不见她了(小美开始哭)。

妈妈:哎,没有丽丽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小美:嗯,以后没人跟我一起放学回家了。

妈妈:是啊,你只能一个人回家了吧?

小美:不过,我可以跟婷婷一起回家。

妈妈:那太好了。

小美:我还有好多作业要做呢,还要弹钢琴。

妈妈:是啊,遇到这么难过的事,真的什么都不想做呢。

小美:好吧,我去做作业了。

 

两个版本产生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如果已经跟孩子起了争执,产生了问题,妈妈应该意识到自己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这时可以通过共情响应孩子——任何时候通过共情响应孩子都不晚。


作者简介:开森心理,开森学心理,快乐做自己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