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与天使数字


不管你信与不信,人类对于数字的敏感度是天生的,当然,这指的并非是让我们去背诵一段冗长复杂的无规则数据,而是我们总是喜欢盯着或者研究数字,尤其是特殊数字组合这件事儿。


在年轻人之间总是会流传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有一段时间,“天使数字”这个东西十分的火爆。


按照百度和各类大神的解释,“天使数字”就是你与高位的存在,比如神灵啊沟通的一种媒介,一些特殊组成的数字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并且给予你提示。


比如看眼手机,发现时间刚好是444,出门在外偶然一辆车过去,车牌正好是888,还有诸如111222或者333这样具有特殊规律的数字组合,他们认为,这是有神奇的东西在给我们传递信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


有一些人可能会发现,在这之后,自己似乎经常容易遇到特殊数字组合的样子,随手一翻又来个1212?那么,到底是神明太宠幸某一个人,总是充斥他的生活,还是这其中另有别的猫腻呢?


其实这一切背后的真凶都是它——受众心理。


受众这个概念本身是属于传播学角度的,它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也就是包括但不限于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等等。


并且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又体现为具有社会多样性的人,得到信息后会根据自身的理解,产生相应的反应。



那么受众是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的呢?


最近发生了很多的伤害女性的恶性案件,从各种类型的强奸,到好几起分手离婚男方当街杀人,再到其他许多恶性案件,无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在抨击那些罪恶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争夺女性权力的风潮,从结婚离婚如何安排到卫生巾消费到保护女性人身安危,到呼吁女权和女性自由,甚至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别的讨论。


引用我在问答区一位匿名题主的问题:2020负面新闻特别多,的确让所有人加强了防范意识但是也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心里负担,频频出事是否应该持续爆料中的回答:


关于为何国家要加大舆论管控和不公开一部分恶性案件?


首先,人们对于恶性事件是无法抱着最坏的打算的,一个是受大多数人想象力的限制,一个就是我们本质的善良在作祟,你永远无法想象到一个无恶不作的人可以做的有多过分,但他们能。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如果每一个信息都如实的公开和告诉大家,那么结果呢,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每天都有大量大量的这座城市出现了什么刑事案件,那个地区又遇到了什么,人们对于信息是有一个筛选过程的,如果每天接收到的都是这样的信息,那么时间长了,对于信息的筛选和分辨也会倾向于一个坏的角度,会造成恐慌的。


显然,我们现在就处于一种被动的接收各大媒体发来的无数案件的舆论信息,看起来是这个社会乱到了每天每个城市都会有大量的女性被迫害的事情发生,实际上其实是我们选择了只看到女性被迫害经常发生,而自动忽略了别的信息。


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我们选择性的记住了那些专门迫害女性的事情,而忽略了迫害男性的,还有那些非常正面的、向上的事情的消息。


这种“选择性的记住”,就是受众心理主要表现之一,体现了我们对所接受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那些与自己观念最一致的内容。


我们在接受和处理传播内容时,并不是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而是主动地、积极地、有选择地筛选并记忆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兴趣、爱好相符合的部分,把其余内容从自己的记忆中加以排除,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心理平衡


所以,当我们被灌输了一种观念,比如数字777代表了好运,就像是被下了一个心理暗示一样,也许我们觉得我们是在正常和人说话,但是实际上“777代表了好运”这件事已经刻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中,不为察觉的保留了下来,被烙下的这个观念会强烈的吸引着我们的意识,但是生活中可能会下意识的去寻找有关777的数字组合。


比如看到一个7就希望它再来两个,看到两个7就希望它再来一个,看到777就非常的激动,但是仔细回想起来,自己似乎也是知道、似乎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高兴的样子,因为当初那个 “777代表了好运”的观念已经被我们刻意遗忘了。

而关于受众心理是如何在我们生活中起作用的,我会拆开从几个不同的而又具备特点的方面来分析。

1. 好奇心理:


好奇心几乎是任何生物的本能之一,因为有了好奇,我们才开始去探索这个世界,在我们遇到新的事物的时候对外界产生的一种应对和态度,是我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也是我们寻求知识的动力。


当我们对一样东西开始产生好奇心,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和探究心,就会逐渐的转移到这件事情上更多一点。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有人告诉你777是一组可以带来幸运的数字,首先是引起了好奇心:为什么这个数字可以带来好运?怎么才算是和这个数字有关联?是不是别的什么类似的数字就不行了?

随着我们切实的遇到了那些神奇的数字组合,我们的好奇心不断地被满足,又不断的有新的疑问出现,又促使着我们去继续查询有关新的疑问的信息,不断的不断的去推进这种进程,我们的注意力也越发的在意生活中有关数字的微小细节,最终造成了随便一看就出现了一组“天使数字”的情况,而这一切——你或许意识得到,或许意识不到罢了。

2. 从众心理


当我们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已经是在从众了,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但我们又总是提倡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也确实有不少案例证明少数人的聪明是对的,可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少数服从多数。为什么?


最多的可能就是,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会促使我们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即便这样可能会或多或少的抹杀掉我们的个性。


关于这一点有个很有趣的社会现实,就是现在网络上掀起的“营销号带节奏”的风潮,一个营销号发布了一篇有悖事实理论根据的文章,并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宣传;


第一手看到的人可能会因为是帮忙传播文章的,没有发现错误或者故意对错误置之不理,而第二手看到的人可能会因为被文章所描述的事件或者情绪所带动而“被降低”了一定的判断标准,导致跟风出现错误,也正是这第二手掀起了舆论的风波,正确的一派与错误的一派开始争论谁说的有道理,而作为第三手接收到信息的我们,就会因为已经产生的分歧而不自觉的站队。


这个时候,在第三手的人群里,可能会出现一股微小的新势力:看透了文章的本质并且试图发声抨击营销号带节奏的行为。但是我们会发现,正是这群微小的新势力,反而成了所有人奋起而攻之的对象。

是因为他们说的不对吗?其实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鹤立鸡群”了。

作为微小的一部分少数人,超出了大众固有的范围,没有进行从众的行为,掀起了其他人内在的不满,自然也就遭到了攻击,这种攻击与其说是为了讨论对错伸张正义的结果,不如说是那些因为迫于压力和不想惹事等其他一些列原因而选择同流合污的人的内在性向外的攻击。

3. 移情心理:


当我们看到了一个杀害女性的案件发生,我们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这个女性被杀害了?死者和凶手是什么关系?是不是还有别的类似的案件也在发生?这个女性好可怜啊……等等。


随着案件信息的披露和扩展,比如我们知道了女方是完全的过错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打错,而作为凶手的男方才是最大受害者,可能这时候我们又有了新的观点:啊,活该,这男的太可怜了。


又或者是:这女的怎么没被判刑啊,男的干得好,凭什么 判他啊。


我们姑且不谈动用私刑的问题,这里很明显就提到了一个情况,我们对于这个案子中的死者或者是凶手感同身受了。这个时候就不单单是我们对于这件事发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一个评判,而是我们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情的情感投射到了这些事情的身上了。


而形成这种移情的基础,大多数时候,多数人是属于在孩童时期在与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人物之间存在的未能处理妥当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却是同情可怜死者,有的人却觉得死者很过分呢?


因为我们的移情也是分正负极的,正向的移情就是诸如爱情,或者希望从他人身上获得可以填补自己的一些东西的欲望,而负面的移情则是对此产生厌恶感、憎恨、敌意甚至是更加极端的行为。


4. 攻击心理:

攻击性作为我们的一种本能很普遍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攻击分为对内的攻击和对外的攻击,在同样一个人内心有了不好的回忆的基础上,对内的攻击就是把这种不好拿来攻击自己,使得自己自暴自弃、自卑、自怨甚至产生病态心理,而对外攻击就是把这种不好转变成各种形式的对他人的攻击。

我们还拿上面的微小群体来举例子,比如你攻击微小群体的原因既不是因为他们勇于说出了真相,也不是因为他们太嘚瑟,而是微小群体的行为让我十分十分十分的不爽,就是想怼他们,就是想骂他们。那么为什么会不爽呢?

究其原因,啊,原来是因为自己上学的时候被人针对过,自己曾经是微小群体的一份子,被其他人大加批判,但是自己又没做错,心里十分不舒服,于是这种不舒服一直积压在心里,直到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才被释放了出来。

不知道这样是否可以让大家对于从众心理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作用来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呢?

人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一个看似无意义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很多种成因导致。而回到有关“天使数字”的问题,现在来看其实也就没那么神奇了不是么?

原创:拂晓的晨光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