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现状是自己决定的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并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阿德勒心理学是从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

融合了人本主义的的阿德勒心理学,无疑更符合现在文化的发展,也更让人们接受。大家都越来越认可这么一个观点:虽处在一个客观世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世界,而这主观世界却大相径庭。


从婴儿长大成人,世界依旧是那个世界,但自己却变了模样,戴上了一片有色眼镜,透过这样的有色镜片,给世界渡上了颜色,看到了有颜色的世界,于是认定世界理当如此。但若带上的是墨镜,那么看到世界当然也是黑暗的。

但是世界真的是如此吗?自己尝试摘下过墨镜,看过这个世界吗?问题是,摘下墨镜后,太过耀眼的世界,你能接受吗?能够正视吗?这就是问题所在,是否有“勇气”摘下眼镜,正视这个世界。

书本《被讨厌的勇气》用对话的形式,每一夜讨论一个主题,一共五夜,随着时间,从浅入深,轻易把读者带入情境,引人思考。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所有人的心理学。

针对困扰现代人的 “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和 “幸福感” ,分别给了良方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阿德勒心理学相信: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

不管是否结婚恋爱,也不管是否愿意,婚姻恋爱是我们离不开的话题,这一次,带着自己的疑问,“大龄青年未婚” 的困惑来阅读这本书。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单身的现状是自己造成的。

过去已成为过去,过去也确实影响着现在,但过去不决定现在。如果太过纠缠过去,认定就是因为过去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结果,就有决定论之嫌,自己就成了命运的承受者。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关于原生家庭的解释就是关于这一点的佐证,了解了过去所造成的原因,了解了过去对于我们现在的影响,但是如果更进一步深究,了解了过去之后我们能做什么的时候,却有一点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纠正自己的童年。

而这个时候,阿德勒“目的论”的出现无疑就是一剂良药,把自己从命运的承受者角色中拉出来,从一个“受害者”的角色,转变成为一个“创造者的角色”。接受命运的安排,然后根据所得到的,再进行利用加工。

过去原生家庭的生活是事实,面对事实,作为一名创造者,可以对过去赋予意义,才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强调现在,现在能做什么?不同的视角,决定了自己的位置,也决定了事件的走向。

书中青年有一个朋友一直在家里不出去,作为家人和朋友,他们很想帮助他。从原因的角度分析,可以理解为因为过去发生过一些人际关系的冲突引起的不安,导致了现在不出去的现象。

而依据阿德勒的目的论解释,他现在不出去,不是因为不安才不出去,而是不想到外面,才制造了不安。在原因论中,个人更像是过去的承受者,而在目的论中,个人则更像是生活的主宰。

人不受情感支配,因此也不应该受过去支配。改变第一步就是要理解。理解自己被给予了什么,然后利用被给予的东西,重点是利用造成现在不幸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自己

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的痛苦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或心理创伤,而是我们从经历中挑选出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进行的加工。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所以,现在的不幸是由自己造成的。

或许能够听到已经过了晚婚年龄的青年说过这些话,“不是我不想谈恋爱结婚,而是没有符合条件的对象”。依据阿德勒的观点,这句话就是借口。正是因为不想谈恋爱,所以才没有符合条件的对象。

联想到自己的状况确实是这样的,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进入亲密关系,以前常常认为这是别人的原因,没有符合的人出现才导致的单身。

遇到了男生A,男生A做出了某个动作,马上认定做了某个动作就是不好,代表着某个缺点,不喜欢;遇到男生B,男生B说话声音不好听,想想以后要每天都听这种声音,简直是折磨;遇到男生C,男生C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条件太好了,自己不配等等。各类型的男生都遇见过了,一圈下来,几年过去,还是单身。

究其原因,单身也是自己决定的,口头上说想要结婚,但潜意识内心并未准备好,借由潜意识的语言和身体表达出来。

经过这密集的两年成长,现在的我确实看到了自己的盲区,从一开始口否认的无意识状态,否认“没有不想结婚”的念头,到现在意识到并承认确实有不想结婚的念头。这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我可以回避接受外界对自己不够好的评价,不想因此而受伤害。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获得自己理想中的伴侣。既然不想受到伤害,那么通过不进入亲密关系,没有近距离接触,就可以避免掉这种伤害。

这种既不想要不是理想的伴侣,又不想被父母亲戚外界的念叨,借由这种矛盾的刺激下,于是出演了一部寻找各种看似合理的不符合标准的结婚对象的戏码。这样的戏码骗过了别人,几乎也把我骗了过去。

借由“目的论”,我重新检视了我自己的状态,那么你呢?欢迎留言讨论。

原创:Karen (暖心咨询师,个人公众号:成长与生活同行)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