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行动力被内心的噪音吞噬

文:meiya
来源:meiya(ID:OneStepUp)

我一直认为,没有100%心理健康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病,只是有的人病的轻一些,有的人病的重一些。

病的轻的人和病得重的人肯定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再比如,遇到事情挫折或者不顺情景时,脑子或者内心的“噪音”多寡不同。

何为“噪音”呢?噪音指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我这里用“噪声”形容一个人内心消极的自我对话。

举个例子:


一个人早上在单位的茶水间,遇到一个同事人,他和人家打招呼,对方没有回应他就匆匆走了。心理相对健康的人,就会想:“他可能有急事要处理,所以顾不上回应我。”然后,这事就过去了。

心理相对不健康的人则会想:“他是不是不喜欢我,讨厌我?”“他是不是故意不理我?”“我哪里做错了,惹他不高兴了,是不是上次我借了他的东西没有及时还?”“下次遇到他,我应该怎么办呢,我是打招呼,还是假装没看见他呢?”然后,这个事情就过不去了,他脑子里这样的“噪音”有很多,持续的时间也很长,一整天,甚至到晚上了他都在想这件事,为此而失眠。

以前我上心理咨询的培训课时,记得老师讲过一个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人是怎么样的。他说,有两个同学,今天早上都因为起床晚了半小时,赶不上9点的课,要迟到了。

A看见时间晚了,赶紧钻出被窝,起床洗漱之后,拿上书本,就出门尽快往学校赶去。


B看见时间晚了,躺在被窝里,内心会有很多声音,有自责和批评:“你为什么昨晚要熬夜呢!”“你是猪吗?这么能睡!”有担忧和害怕:“现在去学校,就要在众目睽睽下走近教室,感觉很不好意思,有点没面子啊!”有犹豫和纠结:“要不要起床去上课啊,现在去已经迟到了。”“被窝好舒服啊,我不想起床。”有焦虑和紧张:“今天的课说不定很重要,是考试的重点,到时考试会不会通过不了啊?” 还有讨价还价:“我还想再睡一会,好不容易有个周末,还要去上课,好累啊!”“学校好远啊,有点不想去啊,不去行不行啊。”

就这样,因为内心的声音太多,B同学一直迟迟未起床,然后躺到了中午,起床后,可能还在想要不要去上课。也许因为缺席了一个早上的课,又陷入自责或者固化的追求完美主义中:“已经缺了一个早上的课了,今天就不去了,明天再去吧。”

虽然做了不去上课的决定,但是B同学内心的噪声依然没有停止。

最终,这一天结束时,B既没有好好上课,也没有在家好好休息、放松,而且因为大量内耗的情绪而感到更加沮丧、疲惫。



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可能就像A那样,遇到事情没有多少内心的噪音,或者像B一样有噪音,但是噪音没有那么大,那么多,伴随着内心的噪音,依然还是把事情做了,而不会像B那样自我的行动力被巨大的噪音吞没。

为什么A与B有如此大的差别?那是因为他们内在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模型不同,一个是和自己关系好,一个是和自己关系不好。那是什么导致了一个人自己和自己关系不好?这是一个更复杂的话题,往往与一个人与父母最初的相处模式有关,这里我不做更多的阐述。 


我曾发过一条豆瓣广播,获得大量的点赞和转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专注做一件事或者投入的与人交往时,你不觉得累,而当你什么事都没做什么人都没见,只是一整天宅家里上网狂刷网页,却感觉很累。昨天和学心理学的朋友聊,认为原因是当你这样度日,脑子里充满了念头,内心没有一刻安静,情感上激烈挣扎,还伴着悔恨和自责,你内耗了许多能量。

通过心理咨询和观察生活,我发现那些活出自己,充满能量的人都是不内耗自己的人,他们的内心对话要么比较少,要么大多是积极正面而非消极负面的,这种人外在的表现往往是行动力超强,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我以前文章中有提到奥南朵女士,她被誉为“24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成功女性之一” ,70岁高龄依然在全世界讲课。她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看到这股能量。

“有一次,奥南朵老师和中国同事举办了一个西方国家的游学团。有四位同学的签证迟迟未通过,在临行前一天晚上,大家才接到了他们被拒签的消息。


看起来这次游学之旅要泡汤了,除了难过地接受,好像也没有办法。可是奥南朵老师却说:“明天我去领事馆。”旅行社的人劝她放弃,但奥南朵还是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领事馆。当被拒签的四位同学到达时,她已经成功地让拦路的职员闪开,叫来了主管,并跟他聊得热火朝天。见到四位同学,她很快要来了新的签证申请表,大家马上填写完毕,重新付签证费,当天下午五点前所有人都拿到了新的签证,坐上了晚上的航班。旅行社的人知道后,目瞪口呆,说入行十几年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同事们也非常惊讶,事后奥南朵老师说:“我就是去做,不担心结果,如果不成功,我就接受结果。”

我想这样的事情若放其他人身上肯定办不到,首先我们很多人听到只剩一天不到的时间被拒签了的消息就不会想去做些什么,其次去做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焦虑和担心,“领事馆的人对我态度不好怎么办?”“这事如果做不成,学生会怎么想,应该怎么办?”“我会不会和别人因为这个事情其冲突?如果起了冲突,要怎么办?”这样的想法则会消耗很多的情绪能量,而奥南朵对此的心态却很轻松,对过程和结果不焦虑不担忧:我有想法,立刻就去做,先朝目标尽最大努力,做成做不成我都顺其自然。所以,她会有超强的行动力,很多事情也容易做成。


通过这件小事,我就明白,奥南朵女士为什么会有那么灿烂笑容,为什么年轻的男性会说,她是自己见过最美丽的女人,因为她活出一种当下感、通透感。

这就是丰子恺说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要做到这些,是一个很艰难过程。


一个内心噪声很多的人要变为没有噪声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漫长和困难的过程。尤其是那种内心噪音多到自己感到抑郁、悲观、被负面情绪淹没以致缺乏行动力的人是应该找心理咨询师好好做做咨询的。

那作为内心有噪声困扰,但是又不是那么严重的,患有一般心理问题或者相对健康的普通人怎么减少内心的噪声呢?

我认为有一个方法,与其减少内心的声音,不如转化内心的声音,把噪声变为正常、或者积极的内心对话声音。如,一个人担心做一件事情会犯错,当内心想起攻击、指责自己,担忧未来的声音时,可以对自己说:“犯错又能怎么样?犯错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没事的,你不用害怕”“每一个人都是在犯错中获得成长和改变”


让自己从更积极的自我对话中获得能量,促进自己行动。然后在行动中更进一步地降低自己的焦虑与痛苦。

这个过程看起来蛮容易的,要做到随心所欲地运用积极的内心对话,其实还是需要一个持续练习的过程。

但是,只要让积极的内心对话替代了消极的内心对话,让大脑的噪声变少,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内耗也变少,行动力变强,原来你一直不敢去做的事情,会更轻松地去启动。这样,长期以往,你将更容易收获一个对自己对生活都更满意的状态。


人的一生归根到底是与自己相处,与自己斗争的过程,要与自己的万千情绪相处,与自己的各种欲望斗争,爱恨情仇,贪嗔痴慢全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我越来越认为,生活的第一要义是去接纳和建设自己。去接纳好的你,不好的你,去不断建设自己的心,让它越来越有爱,越来越坚韧,越来越清净通透。


愿你活得也越来越清净通透。

注:图片来自豆瓣电影《白日梦想家》,奥南朵的故事来自文章:《对财富说是》,你敢不敢成为有钱人?作者张安慰

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微信公众号:meiya(OneStepUp)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