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的焦虑就少了一大半

文:周小宽
来源:周小宽(ID:xiaokuanjoy)

-01-

最近几天流传最多的两类文章,都强烈地搅动了我们的心灵和情绪。


一类是,对于汶川地震十年,生命逝去的哀悼、怀念和重生的感叹;


另一类则是围绕花样年华空姐搭乘顺风车惨遭毒手的讨论。

 

都是生命的逝去,都是突如其来无法承受的哀伤,都同样在搅动着我们的情绪。

 

就如同我儿子问我,妈妈,我们在这里会不会有地震呢?


我回答不会,


他会接着问,是永远不会吗?


我说,历史上我们这里都没有,而且现在地震可以预测,


他说,可以快到足够时间让我们跑出去吗?万一地震我们的房子不会倒吗?我会不会死呢?妈妈。


而我,其实,并不知道。


我不知道,我对孩子说这里绝对不会发生地震的保证是否真实,


也不知道,我们住的房子是否能抗得过八九级地震,


或者,地震预测是否足够时间让我们从二十几楼跑下去。


 

就如同,当空姐遇害的新闻蔓延开来,大家除了惋惜、哀恸、愤怒,也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会有一种恐慌。


“每天都使用的交通出行方式,原来如此不安全,原来会发生这么可怕的事情”。


于是我们聚集在网络的各个端口讨论——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凶手(发现他已经畏罪自杀)、要滴滴道歉赔偿并给出整改方案、探讨我们如何在社交平台保护人身安全、讨伐吃“人血馒头”不顾生命尊严的“二更食堂”……


好像,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以确认我们是安全的。


我们似乎希望以某种方式,来确认——


我们只要改正了、注意了、警醒了,我们的未来就是安全的,这种意外和悲剧就再也不会发生。


然而,事实是怎样呢?


无论是此时此刻会不会地震,还是下一次打车出行会不会遇见恶徒或变态,我们既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

 

我们所做的事情,的确可以大大减低概率,


但是达不到,对不好的事情的绝对控制

 

这种无法确保,无疑令我们很焦虑。


为了累积自己的掌控感,以应对本能深处的死亡焦虑,我们总是试图确认,可能确认的一切事情。

 

-02-

除了对事情的控制,害怕事情失控,对不好的事情的担忧之外,


很多时候,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追求完美的理想状态。


比如焦虑的人多半追求完美,这样的人,总是会处于一种担忧之中,怕自己在哪里做得不够好。


干一件事情,本身的体力耗费并不大,假如只是做事情的话。


但是巨大的消耗在于,心。


心里蕴含着一个强烈的目的,就是这一件事情我要做得非常完美。


通常这种“非常完美”在我们心里意味着:


做到100分,做到没有办法再做得更好了,做到滴水不漏,做到没有任何错误和缺憾,做到比别人都优秀,做到比上一次要更好。

 

当我们有着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追求更好的强烈目的时,做一件事情就不仅仅是做一件事情而已,而是变得十分的累。


除了事情本身,我们会很焦虑,担心自己在哪里有疏忽、在哪里不够尽力、在哪里犯了可以避免的错误。


结果,把一件本来比较简单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有的人焦虑到在参加聚会的前一天失眠,因为不能确定自己穿哪件衣服最好,既不失礼又不会不起眼还不会太张扬;


有的人焦虑到参加公开场合的讲话前,好几天心绪不宁,害怕自己讲错、结巴、忘记词;


有的人焦虑到一旦有工作要完成,比如写一份PPT给会议用,就会无限期拖延,因为害怕自己动手开始做之后,做错一个地方,做坏一个地方,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水平不够好,所以迟迟无法下手。

一些人,因为追求完美,而每做一件事情都十分累;


还有一些人,则因为无法实现完美,又无法接受不完美,干脆什么都不做。


毕竟不做就意味着不给错误和缺憾形成的机会。

为什么那么焦虑?


其实,如果我们漂浮到半空中,看看那个为了某件事的细节和结果以及外界评价而惴惴不安焦头烂额的自己,


我们会发现,那个自己,真的对那些事情,太过在意

 

没错,就是太在意了。


追求完美也好,期待更好也罢, 


对于一件事情、表现、结果、评价太过在意,让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压力。

 

-03-

今天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似乎提出了两个令我们痛苦又无解的问题。

我们想要控制又控制不了未知的焦虑怎么解?

太过在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否完美、自己是否表现优异而引发的无穷无尽的焦虑怎么解?

其实,当你做好心理准备去接受这种可能到来的无法掌控的未知时,引发焦虑的太过在意,也就随之消失了。


也就是说,当你对无法绝对控制的未来放手,那么你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在意。

 

一位闺蜜的婚姻,据她描述,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她的老公是个好人,至少看上去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和她根本无法建立深度的链接。


“我无论和他交流什么,都好像是一个东西发射出去,被一堵墙挡回来的感觉”。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两个人的关系“相敬如宾”,“犹如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或者一个公司的合伙人”。


但她渴望在亲密关系里,得到感受、情绪、心灵的回应:“哪怕是吵架,也是一种沟通”。


她不想过了,但又不能确认,这样不过了,究竟是否太轻率?是否不应该?是否会后悔?


在要不要离婚的问题上,她纠结了很久很久,询问了很多朋友的意见。


反反复复,生活的状态也因为这件事情悬而未决,而处于凝滞之中。


卡在那,不上不下,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

 

除非她自己放下对选择导致的结果的太过在意,或许才能做得了选择。

 

我没法给她建议了,建议的话,只会让她陷入更多的自我交战。


鉴于她希望我给她一个答案,我和她一起做了个联想:


我说:“人的生命很短暂,短暂到什么程度?相对于宇宙的这个时空的概念,我们的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到,几乎不曾存在过。有多小呢?我想就是无限接近于零的那么小吧。”

 

我前几天刚好在利维坦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做《在人类文明之前,地球上还存在过一个工业文明吗?》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地质学家杨扎拉施维奇(Jan Zalasiewicz)说:“即使在今天,地球表面也只有不到1%是城市化的,而我们的大城市在数千万年后还能留下痕迹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大都市的最终命运主要取决于周围的地表是否正在下沉(则被封存在岩石中)或上升(则被雨水和风吹走),新奥尔良正在下沉而旧金山正在上升。”

 

也就是说,几千万年后,现在的工业城市连痕迹都会被彻底掩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轻易定论,在更久远的地球上,没有和我们一样的工业文明曾经存在过。


因为即使存在过和我们一样的文明,中间历经的岁月,地球的板块运动,也早已将痕迹掩埋得干干净净了。

如果把138亿地球年的宇宙历史压缩到一年里,人类诞生至今所经历的所有时间,也不过14秒,


可是,当我们纠结于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个无法实现的绝对控制,一个不知道如何才能完美的选择时,

我们真的是“错以为”生命很漫长;


错以为,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一个事情的某个结果,一个结果导致的某个评价,如此的重要。

 

如果此刻我们再一次漂浮起来,看看这个因为害怕失控或追求完美、优异而深陷焦虑的自己。


再飘得高一点,看看这个城市,再高一点,看看这个地球,这个星河,这个宇宙。


你还能那么肯定地说,这件令你如此在意的事情,值得你用尽心思去在意去筹谋去争取完美吗?


反正我觉得,其实怎么选,怎么做,答案都差不多。


因为所有的过程、结果、乃至你的生命、甚至所有的生命相对于宇宙,都短暂到近乎于不存在,甚至若干时间之后,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既然我们本身就约等于零,那么又何必去追求零的控制和完美。

 

因为是个零,所以活在当下就好。


所以做自己当下想做的就好。


你选什么,做得如何,其实都没差。


你紧紧抓住,所抓住的也不过是一种近乎于零的虚幻。


我们误以为可以把控未来,但未来并非可以真的把控。


我们误以为自己有不死之身,但是当死亡来临,你连反应的时间都不会有。


你无论多么完美的活完漫长的一生,拥有你想拿到的全部,做到你想做到的全部,到最后你也会被掩埋,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生命真实吗?


是的,很真实,当下是真实的。

生命虚无吗?


是的,很虚无,放进时间里,它虚无到就是一瞬间的幻觉罢了。

我知道你不可能没有烦恼和焦虑,就如同我一样。


但是,假如我们能够于烦恼和执念之中,漂浮起来,看到如此苦恼的自己其实就是个“零”。


我们就不会被焦虑和烦恼吞噬,活在永无止境的沉重负担里。

 

零,是多么自由的一种存在,你知道吗?

作者简介:周小宽,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有点特别。已出版新书《你不必更好,也很好》。  微信公众号:周小宽(ID:xiaokuanjoy) 
责任编辑:Spencer  杨小肥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