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好意思麻烦你了,你为什么不好意思说“不”呢?

文:张惠姗
来源:开森心理(ID:kaisenxinli

“你的朋友圈好友多,帮我发个广告吧。”

不,我不愿意,我朋友圈从来没有做过广告啊。

“你就帮帮忙嘛,帮我转发一下。”

,那好吧。

 

然后咧,要么发个仅“对方可见”的广告,要么一直拖着不发。


这两种做法都让自己很不爽,特别是拖着不发。


拖着不发,答应过的事没有做到,感觉愧对人家;一直拖着,还夹杂着不安与担心,害怕对方时不时跑来催促,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


明明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却一个“不”字也说不出口,反倒搞得自己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真是郁闷。

 

这样的事,你经历过吗?

 

 01


朋友A最近在微信群里频频吐槽:

 

“嫂子临盆前说要来我家里住,说我家里环境比较好。我很不乐意,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担心她怨恨我,就答应了。”


“住进来之后,我每天都觉得很烦,她呢,越来越离谱。刚开始我每天买菜给她做饭,两个星期后,我因为工作需要加班,就没亲自给她做饭了。昨天,我听到她跟她妈打电话,对我各种埋怨,说我没照顾好她,我气得就差没原地爆炸了。”


“那你就不要照顾她了嘛。”


“别理她了,让她回自己家去呗。”


“直接怼,告诉她,老娘不伺候了,又不是你保姆。”


“干嘛让她住你家啊。” 


A的吐槽引发了群友们的各种讨论,大家意见一边倒:让她回自己家去,别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不行啊,毕竟还是亲戚,我不好意思拒绝。”


“我也是超级不乐意啊,太难相处了。”


“真的很讨厌她,可是我说不出口啊,差点没把我憋出病,来群里吐吐槽心情好多了。”


不想做,可是不敢拒绝。内心万般挣扎,那个“不”字就是无法说出口。


小A说,我忍!


可是,你真的认为隐忍可以换来和谐的关系吗?


现实会给你啪啪打脸。


小A的不敢拒绝,恰恰是这段关系恶化的关键。

 

如果关系双方不是平等的,有一方在隐忍妥协的话,这段关系就变味了。


我已经为你让步了,我不拒绝是为了你——这里面有一种不对等,前提是我不情愿。


心里不愿意,行为上却做了相反的事,内心自然很不舒服。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种不舒服都会在关系里表现出来:哪怕你完成了对方要求的事情,对方依然能感受到你的不良情绪。

 

隐忍的是行为,克制的是脾气。内心的不悦只是被压抑了,并没有消失。

这种压抑,在关系里会成为随时爆发的裂口。

当我们带着不情愿做事时,当单方面付出得不到回报时,怨气就来了。

 

 02


以前,我也很难坦白地跟对方说“不”,通常是别人找我,我会说“好”,然后就拖延,拖延到最后不了了之。


在拖延的过程中,心里承受着很多煎熬,好比看着一条水管往桶里灌水,担心水快溢出来了,却不敢去关掉水龙头。


尽管如此,对于无法说“不”的我来说,拖延也不失为一个极好的技能。

 

直到某一天,同学A给我发来信息:“33,帮我写个推文吧。”


“好,”我迟疑了一会儿。打出这么一个违心的字,内心给自己丢了一个白眼。


一个星期过去了。

 

“亲爱的33,你写得怎么样了?”


“呃,还没写呢。”

“是需要提供什么资料吗,要不要我发给你?”


“我过两天再给你写。”


两天过去了。

 

“33,不是说今天给我吗?”


“呃,一忙起来就忘记了。”


“33,你如果不想写,可以直接告诉我。”


 “很抱歉,我确实没做到答应你的事。”


“33,你试试看直接跟我说‘不’?”


“是的,我不想写这个文章,我最近什么都不想写。”


“为什么不敢跟我说不呢?”


“我不好意思拒绝你,担心你会生气。”


“可是,你答应后又做不到,一直拖延着,对我们都不好,不是吗?我本来可以让别人写的,而不用一直等你。”


“我就是担心你生气。”


“你看,你拒绝我之后,我还在这里啊,不会跟你断绝关系。下次,记得直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哦。”

 

那一刻,说了“不”之后,心好像一下子就敞亮了。


一直拖着的这些天里,我的内心是不安的,而一味地回避和搪塞又让我非常纠结。


重点是,我不敢拒绝啊!


要是拒绝了,他会怎么想我呢,会对我生气吗,会破坏我在他心里的好感吗?


然后,当我终于在他的引导下说“不”时,事情并没有变糟糕。


原来,说“不”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是我自己内心的戏太多了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远离你,更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攻击你。


如果因为你的拒绝而攻击你,那么这样的朋友,你还留着过年吗?当然也不值得你花费精力去照顾他的感受。


关系,是平等的,是自由的,是相互尊重的。不以尊重为前提的关系,真的可以断舍离了。

 

自那次之后,在一次次说“不”的体验中,我慢慢地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当我遵从内心的想法坦诚地说“不”的时候,免去了很多麻烦:


我不再需要为了别人的好评而花费时间,不会为了别人的好感而埋头苦干,空了很多时间留给自己。


更重要的是,当我真诚地拒绝的时候,我不再把自我评价的遥控器递给外界了,我开始尊重自己的内心,只为自己而活。

 

 03


一个不敢真诚地表达自己的人,往往会用讨好来满足对方。


这意味着她会牺牲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的纠结与委屈。这些压抑的情绪慢慢积累,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爆发。


一旦爆发,把对方激怒,她又会感到内疚不安,开始压抑情绪,继续去讨好,如此反复循环。


累不累?


真的很累。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不敢指责对方,只能在心里偷偷地埋怨,通过埋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而在这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不敢说“不”,确实会被很多人所喜欢,只是这种喜欢,这种牺牲掉自我感受而得到的好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单纯的老好人,老好人的背后是有需求的,这个需求就是“你们要爱我”。


老好人,用压抑来换取爱。他不敢说“不”,不敢为自己说话,不敢维持自己的权益,这些不敢的背后是担心关系疏离,别人给自己差评。


而这样做的话,如果得不到爱,所有的付出就只剩下委屈了,而当委屈积累多了,就会爆发。

 

我们的心理模式是在生命早期与父母互动中形成的。


不敢说“不”,说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允许真实地表达自己,需要戴着面具,做情感的伪装者,不然就要担心被忽视、怠慢和否定,于是,我们不得不牺牲自我的真实感受来取悦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意识到想让妈妈微笑而不是皱眉,想得到温暖而不是冰冷,必须学会做妈妈喜欢的事,他就会努力取悦妈妈,让自己变得可爱。


而当这个孩子取悦妈妈时,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


这样的孩子看上去很乖。


他们会做妈妈要求的事,哪怕这样做得不到愉悦和满足。由于真实的自我被压抑下去了,这样的孩子很可能会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

 

事实上,在取悦他人以及害怕冲突的背后,是对自我价值感的需求。


一个人,要是没有办法在内在为自己建立自我价值感,就会依赖外界,这就是自我价值感被外包了。


通常,得到爱的方式就是去顺从他人,所以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又特别在意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害怕说“不”时,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害怕得不到爱。

 

 04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说“不”?我们可以试试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四个步骤:

  1. “我看到……,听到……”,客观地叙述事情;

  2. “我感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 “我觉得……”,对感受进行解释,但不评判、不指责对方;

  4. “我决定……、希望……”,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被鼓励表达自己,在说“不”的时候不被指责,他就能够勇敢地触碰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可以重组和整合内心,并用全新的模式与世界链接,而这就是最好的疗愈。

 

对于说“不”,林文采博士这样写到:


我道歉,并非要讨好

我讲道理,但不会冷漠无情或令人厌烦

我打岔,不是因为害怕与逃避

我一致性,为了真实的表达

你认识我,为了更深的连结

 

在一致性的状态中

我接纳我时间的有限性

我接纳我精力的有限性

我接纳我能力的有限性

我接纳我智慧的有限性

当我接纳我自己的局限性,

就一定会接纳别人的局限性

 

别人都好意思麻烦你了,你怎么就不好意思说“不”呢?


不,我不想,我不要。简单干脆、神清气爽。

 

拒绝别人的样子并不难看,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姿态才难看。


作者简介:张惠姗,本文来源于开森心理(ID:kaisenxinli),陪你快乐做自己。

责任编辑:Spencer  郑锦燕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