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时会有负罪感?你可能正在对自己进行快乐惩罚

今天收到了一个网友的私信:“老师,有时候自己出去玩出去旅游觉得心里有负担,有一种爸爸妈妈在家辛苦自己却在外面玩自己开心,心里会有负罪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排解呢。”

出去玩的时候会有负罪感,意味着你在内心里升起了对自己的评判,甚至可以说是审判。

这个审判可能是:父母活得那么辛苦,你怎么可以独自玩得开心呢?


仿佛,你的快乐就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仿佛,你的快乐就是犯了错,就像你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情一样。

负罪感,是一种背负着罪责的感觉,这种感觉放到谁身上都是不好受的。

但其实,并没有人真的在指责你。只是,当你出去玩的时候,有一个指责的小手,在一遍又一遍戳着你快乐的心,它在告诉你不该快乐,你更不该在父母辛苦的时候快乐!

当你的内心因为独自快乐而升起负罪感的时候,说明你正在对自己进行“快乐惩罚”。


“快乐惩罚”就是你在开心、快乐的时候,同时又在对自己实施着惩罚,以此来获得心理上平衡。


也就是说你无法单纯地享受快乐,必须得因为快乐而吃点苦头才行!

那么,人为什么要对自己进行“快乐惩罚”呢?

01

害怕被现实惩罚

有一个词叫“得意忘形”,人们对快乐、满足、开心确实会有向往,但又害怕自己因“得意忘形”而犯下大错,因此会在快乐时及时敲打自己,以免得意忘形而被现实惩罚。

害怕被现实惩罚的你会在别人还没有批评你之前先数落自己,这就好像你在内心里默默认错了一样。

这种情形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

比如,一个孩子吃了一颗糖,而后大哭,然后给妈妈说对不起。

看孩子哭得那么伤心,大概率来讲妈妈是不太会批评他的,因为他已经抢先完成了自我批评,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毕竟,自我批评是可控的,而外界的批评却是不可控的。

此时,孩子的哭也和之前吃糖的快乐形成了一种平衡,他付出了吃糖的代价。这件事,也就可以过去了。

02

不忠诚内疚

不忠诚内疚是指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因为自己的选择不符合家人的期望而内疚,同时,我们会担心家人会认为我们的行为违反了他们的价值观,是对家庭的背叛。

有人会因为找到一个心仪的对象或工作会内疚,因为对象和工作只是自己心仪,却并不符合父母的期待。

在一些家庭里,受苦、辛苦才是正常的,快乐是禁忌。

那么,这个在享受快乐的人就会觉得自己背叛了家人,因此而感到内疚。

对于和父母并没有完成分离的人来讲,会时时刻刻背负着父母的眼光和期待,内疚也会在快乐时袭来。

内疚和快乐这两种情绪,分化水平是不一样的。

内疚是关于另一个人的,它是有对象的:我对你感到内疚。

而快乐却不需要依赖另一个人,它可以独自完成:我很快乐。

所以,无法独自快乐的人,从心理分化水平上来讲,是稍低一些的。

而内疚的人,内心里总是住着一个随时会审判自己的人,这个人不过是父母的化身。

03

“超我”太严厉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各自有着自己的功能。

本我(Id):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当人们在对自己进行快乐惩罚的时候,正在完成一场超我对本我的鞭挞。


严厉的超我,是不会允许本我放肆的。

它会用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本我,以使自己能够符合社会和环境的要求。

04

配得感低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可以享受多大程度的快乐,都是有着潜在的标准线的,这个标准线和我们自身的配得感相关。

这就像买东西花钱一样。

你可以买一盒水果,吃着也开开心心的。

但是,当你买一万块钱一件的大衣的时候,内心的罪恶感就会升起。

因为你的花销超额了!

当我们的快乐超过标准线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自己进行快乐惩罚,以抹平超额的快乐,让它可以回归标准线水平,从而获得内心上的安全感。


只是,负罪感真的太难受了,它甚至可以将原本的快乐完全淹没。

而当负罪感、内疚感、罪恶感这一系列“我错了”的感觉太过强烈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这些感受拖住,无法前进,它们甚至会扼杀掉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一个人不能快乐的时候,或者总是对自己进行“快乐惩罚”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也正困于监狱之中。

那么,要如何缓解因为独自快乐而带来的负罪感呢?

1、觉察自我审判


负罪感,是由自我审判带来的。

所以,要想消解负罪感,你需要觉察自己是如何进行自我审判的。

将自己拉回到审判现场,去围观那一刻更细节的发生。

拿提问者所言:父母在家辛苦,自己却在玩乐。

这是事实吗?

父母在家辛苦这是谁来定义的,他们觉得辛苦吗?他们有没有快乐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人们审判自己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以至于最后人们只记得一个结果,却忽略了审判的公正性。

但其实,审判之中常常带着巨大的偏见。

2、为自己松绑


负罪感,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下了不好的定义。但事实是,你的行为可能并未伤及任何人,也不需要自我惩罚。

而此时要想消解负罪感,你需要为自己松绑。你并不需要承担罪恶的感觉,反而你需要向自己道歉。

也就是说,你并没有对不起别人,你最对不起的人其实是自己。

为自己松绑,是一种选择,你选择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


而要用怎样的方式生活,也是一种选择,父母可以有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态度,你也一样。

3、允许自己快乐


允许自己快乐,就像一个被曲解的罪犯被释放,同时被宣告说:你自由了!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是犯错。

负罪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快乐的抑制。

用一个生动的形象来说明就是:快乐升起的时候,负罪感就会把它压迫下去,告诉它你不能这样,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当负罪感太多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给它的权力太高了,你对自己快乐的许可太少了。


这样的你,反而令人心疼。

给自己更多的许可,而非抑制。允许自己快乐,快乐才会真正彰显它的活力。


写在最后:


人们总是觉得快乐太过肤浅因此而摒弃它们,并不断让自己陷入悲伤和痛苦的深刻体验当中,却忽略了快乐就像黑夜中的繁星,给予了我们多少希望。

文:从朋朋(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万事屋特邀咨询师,一个走向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擅长情绪问题咨询、婚姻关系咨询、个人成长咨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