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一块旧毯子,孩子竟把它当宝贝

生活中,不少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段时间内会特别“迷恋”某个毛绒玩具、毛毯、毛巾、小枕头或旧衣物。抓着这些物品不放,吃饭、睡觉、到外面玩都要抱着,甚至上学、去亲戚家都要偷偷带着,随身相伴。当家长不允许孩子玩或带这些物品时,孩子的情绪就会很激动,或哭闹,或委屈流泪……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很多父母感到困惑和担忧,不明白孩子为何会如此迷恋这些物品,也担心孩子会一直这样,养成“恋物”或某类“怪癖”。


孩子抓破布.png


有位妈妈说:“我家孩子都一年级了,睡觉的时候必须抱着她的旧毯子,半夜醒了先找毯子才能继续睡觉,这个是恋物癖吗?”


也有妈妈说:“我家大女儿已经三年级了,暑假跟妹妹去爷爷奶奶家小住一段时间,她一定要带上自己的枕巾,不然就会睡不好,总嚷着做恶梦、害怕。妹妹反而很乖,什么都不怕,什么事情也没有。”


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徐文娇老师为大家解读:


有关孩子过度依恋物品的问题,常见于两三岁的宝宝。有的宝宝喜欢小熊毛绒玩具,吃饭、睡觉、外出玩时都抱着,即使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去;有的宝宝睡觉前要拽着妈妈的睡衣才能安心;有的宝宝一定要抱着自己小时候用过的毛毯才能情绪平静……


为什么两三岁孩子会较多出现这种行为呢?为什么有些孩子对物品的依恋会延续到八九岁呢?


孩子们所依恋的这些物品,从心理学上来讲,叫做“过渡客体”。过渡客体,怎样理解呢?简单的来说,它们就是一些充当母亲替代物的特殊玩具和玩物,常见的有床单、毛毯、枕巾或某些玩具。


从儿童心理发展学上说,6个月的婴儿,其心理开始分化了,他开始第一次察觉到“我”和“妈妈”的不同,他不会再安安静静躺在妈妈的怀里,他开始不听话,会拼命挣脱母亲的怀抱,除了探索妈妈的脸,还开始探索妈妈的更多地方,会在妈妈身上爬上爬下、抓头发、鼻子、眼睛,甚至把妈妈的头发放进自己的嘴里等等,这是他在探索“我”与“妈妈”的差异,是个体化的开始。


然后,随着孩子身体的发展,他会渴望探索更广阔的领域,要看看世界、周围其他人。但在这个阶段,他也会依赖母亲的反馈来保障自己是安全的、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1-3岁的宝宝即使表面是“一个人”在玩,实际上仍然渴望与妈妈靠得很近,也会每玩一会儿后,时不时回到妈妈身边或希望得到妈妈的回应。若妈妈的回应是及时的、良性的(情绪稳定的、快乐的、愉悦的),孩子会感到安心,在稍后一些会朝着更远处探索、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断通过想象,在心理上想象出一幅母亲的图画,建立“内在母亲”,来应对母亲经常发生的、令人伤心的“消失”行为。对于儿童来说,这一两年的时间是一段漫长的阶段,不得不忍受很多担忧、恐惧。这个阶段,如果母亲常常“缺席”,年幼的儿童自然会寻找一些方式来补偿因母亲缺席所带来的威胁,往往会抓住一个床单、毛毯、枕巾,更多的是抓住玩具等,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亲这个客体。当母亲离开儿童的听觉、视觉范围时,“过渡客体”可以替代母亲,并提供给儿童渴望的温暖和安全感。


人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再需要过渡客体了呢?一般来讲,答案是肯定的。否则,过渡客体就不是“过渡”的了。父母可以观察到,如果“过渡顺利”,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对“过渡性客体”的依赖。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给予恰当地呵护,不强制孩子与依恋物分离。


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儿童与过渡客体的分离是较为困难的。有些儿童太过依赖过渡客体,即使它们已经破旧不堪,他却依旧不愿放弃或换成新的;无论是吃饭、睡觉、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的时候,一直抓着不放;超过三岁,甚至已经上小学了,都无法与依恋物适当分离。这时,我们要反思的是,是否过渡客体的替代作用过多了,这意味着早期母亲对孩子的关心、陪伴的机会或时间太少了。此时,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增加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是帮助孩子顺利过渡、与依恋物分离的关键。若早期母婴依恋关系比较糟糕,后期修复中父母感到困难,可寻求专业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帮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