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实的自己不会得罪别人,幼稚才会

 文 | 周梵
来源 | 周梵(ID:zerofield0)

01 


有学员问我:“老师,我这人说话特别直,这样很破坏关系。为了和谐关系,我到底是该继续压抑着接纳,还是去做真实的自己?”

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

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陷阱,这种思考方式会让人变得善于诡辩,让身边的人陷入深深的无力感。更重要的是会自我蒙蔽,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盲点。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被妈妈狠狠责备,我很委屈而且不服气地说:“你就不能态度好点跟我说吗?”

我妈都会回一句“难道还要我跪下来求你吗”,十几岁的我就会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诡辩就是让身边的人感觉很不对,但却抓不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破绽可以辩驳。

作为导师我也常常会面对这样思考模式的学员,比如当我提醒很多做父母的人“学会接纳孩子,信任孩子。”

他们会说:“哦,周梵老师你的意思是那就是不管他们了,对吧?”

苍天在上,我从来都没有这么说过!

这种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回应世界的方式就是小孩子的方式,小孩子是真实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感觉残酷。

《奇迹男孩》里一出生就面部畸形的奥吉说,相对于面对成年人,我更害怕面对小孩子,因为他们见到我都会害怕,小孩子不太会掩饰。

小孩子才会直接对一个人说:

“你好老啊”

“你好丑”

“我讨厌你”


小孩子才会很喜欢问大人电视里出现的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因为把事情分类成两种是非常简单的,对心智要求不高。但要同时看到并接纳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就要难得的多了。

遗憾的是,很多成年人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在心智上并没有比他们5岁时有本质上的进步。


 02 


成熟跟年龄没有关系,和技能也没有关系,他们可能懂得高等微积分,拥有注册会计师执照,又或者精通五门外语,但在心智的另一个层面的发展可能是完全停滞的。

即使我们的父母可能是高级工程师,或者大学老师,他们已经五六十岁了,你依然可以看到他们身上那个幼稚部分,而且通常这个部分也只有最亲密的人才能看得到。

所以他们也没办法教给孩子成熟地回应世界的方式也不奇怪了。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人们的生命就像钟摆一样,只能在两个极端跳来跳去:

要么压抑什么都不说,要么爆发口不择言;

要么控制,要么放弃;

要么黏稠共生,要么隔离疏远;

所以在这些人的关系中,要么讨好别人,要么得罪别人,再没有别的可能性。如果实在还要加第三个选择,那么就疏远别人。

这也是我们之前谈到过的“伪佛系”状态,通过制造距离来消弭在亲近的关系里求不得所带来的挫败感。而我想说的是学会掌握第四种选择。

真实地做自己当然是说出内心真实的声音。思维和情绪是量子级别的存在形式,是物质世界无法感知到的,但语言则是思维和情绪在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

如果你发现如果你一旦做真实的自己就会得罪别人,那么就意味着在语言之前,你的思维和情绪里本身就会有攻击性的能量。

在这种前提之下,你要么必须说假话,违心地表达才能维护好和谐地关系;要么说真话,但会得罪别人破坏关系。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自然在所难免。

比如:你有位胖胖的女同事,一天穿了一套贴身的连衣裙,走到你面前,带着些许兴奋和期待问你“这是我刚买的,怎么样?”


你看着她穿出来的样子,曲线毕露,无论是身形的曲线还是赘肉的曲线层层叠叠历历分明。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就会觉得很为难,要么真实做自己直话直说“你穿这样更显胖,不好看”,要么违心地说“还不错,挺好看的”。

然而你还可以说“这件没有上个星期你穿的那件宝蓝色套装好看,那件比较凸显你利落的气质,而且很好地修饰了你的曲线。相比的话我觉得你比较适合那种风格。”

你看这样讲即说了实话,但是对方的感受也不会太差,而且你也真实地给出了你的建议。

这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生命状态的问题。一旦把它看做是社交技巧,这种表达就会流于肤浅且僵硬。

能真诚地说出这样的话来的人内在一定是中正且多元的。他不会轻易评判一个事物绝对的美丑、好坏、善恶……他能超越于单一的价值观,而且对他人是充满善意且发自内心地尊重的。

这种状态一定是贯穿于这个人的生命背景的,而不是为了说出得体的话而生硬地编凑出来。

如果平时内心就是刻薄且单一化地感受世界,然后临时抱佛脚地想表达善意或欣赏,那种好像在偷穿别人衣服的尴尬感就会出现。

所以重点不在于语言,而是能量,如果能量这个词大家觉得太玄乎,那么我换一种表达方式好了,我们可以叫它起心动念。所以为什么慎独如此重要。

“慎独”最早出现在《大学》《中庸》:“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即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依然留意自己的行为,而这个行为不仅是可见的外显的层面,连内心的思想起心动念这个更精微层面的行为都有所警觉。

03 


在我的公司里,团队的伙伴都知道,周梵要求大家不仅不能说别人的坏话,而且连想都不能想。这无关乎道德,而是为了守护好自己的能量状态。

因为所有起过的心念都是一股能量,都会留存在潜意识里,正向的念头当然会助人助己,负向的念头自然也会伤人伤己。

世界就是自己的投射,如果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发现就会得罪别人。这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某个层面,你和自己的关系是不好的。

人格背景里那股尖锐的攻击性的能量一直都在,所以一旦放开社会人格的伪装而真实起来,这股能量就会喷涌出来让别人感到不适。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股攻击性的能量在用语言表达出来伤害别人之前,它已经留存在自己的意识当中多年了,它如同缓释胶囊一样,不断释放出否认、怀疑、责备、羞辱…这样的能量伤害自己。

不然你以为那些突如其来的愤怒或者突然袭来的无力感、无意义感是从哪里来的?

成熟的标志就是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放下那些个人化的标准,平和地看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看到一个人的复杂性,同时不会因为看到这些而惊慌失措,甚至大失所望,或者忿忿不平心灰意冷,觉得世界辜负了自己的美好期望。

而是借由这些线索看到自己的盲点,看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当你进入一个更高的思考维度,这个维度可以覆盖不同的价值观,在高维世界,你获取的信息,你能看到的美,你体验到的丰富性将完全不同。


最后 


做真实的自己,前提是要正确地认识自我。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才能不被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影响,不再惊慌失措、忿忿不平或心灰意冷,才能做真实的自己。

 

但要真正做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并不容易。心理学是认识自我最好的途径之一。


作者简介:周梵,两个孩子的母亲,资深沟通关系教练,幸福心理学家,自媒体平台优质原创作者,课程影响了数万家庭。著有畅销书籍《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微信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责任编辑:Spencer  郑锦燕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