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待了一对母女。
妈妈说,“女儿很内向,不爱说话,我想跟她沟通,可是她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
当问女儿的想法时,女儿却是另外一番回答:“我妈特别强势,从来不会尊重我的想法,告诉她也没用,她总是用她的那一套理论来强压我,’我不应该这样想’,’我应该怎样怎样’……跟她没法沟通。”
很显然,这对母女在沟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妈妈认为,沟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女儿不告诉自己。而女儿呢,她觉得告诉你也没用,反而会惹来一堆麻烦。
我问妈妈,“如果女儿和你沟通,说出来一堆想法,你很难接受,你会怎么办?”
妈妈想也没想,“那肯定是她有问题啊,孩子的想法根本不切实际,我得跟她说呀。”
“嗯,”我问妈妈,“你觉得沟通是什么?”
妈妈一愣,“就是两个人说说话呀,谁说的对就按谁的做呀。”
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这种讨论对错的方式很容易把沟通变成一场说服。
我常常见到的沟通是这么一种模式:
两个人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对,对方的想法“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很有问题”,然后呢,一个人就开始找着各种理由去说服对方,让对方觉得自己错了。
这个过程中,对方也不甘示弱,也会找着各种理由去相互说服。
然后呢,一个人很生气,另一个人也很生气,他们都提高了音量。
再然后就可能吵起来,或者一方不再说话了。吵起来的话就是两败俱伤。不说话呢,也好不到哪里去,看上去好像是有一方赢了,其实对方只是不想争吵,根本不是心服口服。
最后,一拍两散,各自生气,沟通到此结束。
这是沟通吗?
虽然两个人都说了话,但是这不是沟通,这是说服。我觉得很多人都误解了沟通。
沟通不是说服,是分享——这是我在学习沟通时感觉最有用的一句话。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沟通的技巧,比如心平气和的时候去沟通,要控制音量,不要用情绪说话,要有理有据,可以先说好听的然后再提建议等等,这些或许都有效,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沟通的皮毛,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沟通的魂。
沟通的魂是什么呢?
我觉得,真正的沟通不是说服,是分享。分享才是沟通的魂。
“我不认为我对,我想听听你的感受和想法。
我想和你分享我的感受,也想去理解你为什么那么想。
我尊重我的感受,也一样看重你的感受。
我把我们的关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对错。
没有一定的对,也没有一定对错,但是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我想和你一起讨论更好的方法,帮助我们过得更好。”
——这些是我对沟通的理解。
曾经,我也是一个挺自以为是的人。
那时候我的生活里充斥着很多“应该”和“不应该”,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大脑似乎一刻不停地在做评价和判断:他这样想对吗?这样做好吗?这种感受理所当然呀,或者这太不应该了吧!
那时候我好像很难把注意力真正放在关心对方的想法和情感上,却又常常给别人提一些自以为是的建议,还会因为对方不认可,彼此观点不同而生气。
这些年我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哪有什么对错,哪有什么应该,每一个想法都有它们的土壤。
有一个笑话:古时候,大臣向皇帝汇报,“皇上啊,今年北方大旱,颗粒无收,老白姓都没有米吃了,要吃树皮了。”皇帝听了,一脸不解,“没有米吃,他们可以吃肉吃鱼啊。”
唉,皇上和饥民怎么沟通啊,应该吃鱼还是应该吃树皮啊?
你生活富裕,自然就觉得钱不重要,快乐最重要。可对于贫困线上挣扎的人来说,快不快乐重要吗?当下能够吃上饭生存下去最重要。
妈妈有妈妈的道理,孩子有孩子的感受;丈夫有丈夫的诉求,妻子有妻子的渴望;老板有老板的想法,员工有员工的难处;沟通是分享,分享就是目的,不一定必须达成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不能沟通的人,只有不会沟通的人。
我不一定对。我想听听你的感受和想法。我想去理解你为什么那么想。我把我们的关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对错。我想和你沟通分享,而不是评价你说服你。
愿你做一个会沟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