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好了那么多人,为何不讨好自己?

来源公众号:清庵(lizengfen-11)
作者:李增芬


有个姑娘和我聊天说,领导指责她情商低。

 

我问她具体是什么意思。

 

她说,领导说她让他不高兴,就是情商低。而后,她也坚持认为自己是这样,以至于特别的自卑。

 

如此说来,情商低就是让别人不高兴,那么我们必须得为领导的不舒服不开心买单,即使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也会想方设法的去讨好别人,这就是我们情商高的表现吗?

 

美国心理学家,也是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的情商可不是无限制的无底线的讨好别人,他认为情商是一种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以及帮助他人管理情绪的能力。

 

这个领导在用误解情商的方式逼迫她为自己的不开心情绪负责,从另一方面来讲会胁迫她以后去讨好自己,这并不可取。

 

通常来说,领导如果认为你这件事没有做好而不高兴,那么你可以反思怎样做可以将事情做好,提升能力和效率。也就是,我承受和接受你不开心,但我不应该为你的情绪负责,我应该承担责任的只是我工作的结果。将事件和情绪分开,才会尽量避免被控制和去讨好别人的圈套。

 

因为,一旦你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去讨好别人,那么很容易在此过程中忽略掉真实自我的感受,而自己也会在不断的压抑中委屈变形,看似会获得一段风平浪静的关系,但是在这样的关系里你无法感受到亲密和真实。

 

让我们来听一个女孩子木棉的故事。

 

木棉生活在一个三口之家,儿时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尽人意。父母动不动就会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家里常常一片狼藉,就像是战争之后的战场,硝烟、破碎的残片就那样赤裸裸的呈现于她的面前。小小的她内心是极度恐惧的,她认为父母整天不开心都是自己的错,于是,她让自己变得很乖。妈妈让她做什么,她都努力做到最好。她是别人眼里懂事的乖孩子。妈妈让她在朋友面前做个鬼脸,跳个舞,表演刚会背诵的长篇古诗词,她都一一的尽力做到最好,为的是让妈妈有面子,妈妈开心。有时,她还会主动创造一些惊喜,比如在路边很辛苦的去采摘野花送给妈妈,六岁的时候就能自己炒菜给妈妈吃,但是,好像妈妈仍然不满意,常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木棉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但她不知道,自己除了乖一点懂事一点,还能怎样讨妈妈开心。她害怕妈妈和爸爸争吵,害怕妈妈会离家出走不要自己,也害怕他们打架时那副狰狞的模样。

 

她在这样的关系里,慢慢长大。在和身边人的关系中,她也尽量避免冲突,对于她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迎合他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木棉儿时还未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人,她使出浑身解数想出了“讨好”这样的方式去应对冲突的家庭关系,其实也保护了她受到更多伤害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心灵的创伤已经早已形成。在一个内心慌乱无序、追求完美、情绪波动不断的妈妈眼里,木棉无法体会到存在的自我价值感,也无法获得高的自尊感。

 

所以,她常常感到特别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这样对自己,为什么身边的朋友都让她感觉不真实,为什么在恋爱中常常感到恐惧,害怕对方走近之后看到不完美的自己就会抛弃自己。

 

所以,她常常要求自己在关系里要考虑到所有人的感受,身边人有求必应,每天都很忙碌但是特别的疲惫,心里时常感觉空洞无力。

 

如果说,儿时去讨好父母是一种不得已,可能会保护到自己,而成年时无原则的讨好反而会完全侵蚀掉自我,会让人陷入痛苦的循环中。

 

想想看,木棉作为孩子来讲,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她讨好父母,是一种生存策略。但她作为成人来讲,已经有了独立的生存能力,她可以选择是否继续讨好父母,讨好领导、同事和朋友。她有了选择的权利。

 

只是在于,她是否愿意为自己做出选择。因为在关系里,避免不了冲突,人与人之间,就是在相互碰撞和磨合中找到彼此舒服的姿势,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如果完全没有冲突,那势必就会牺牲掉某一方的价值观、自我意识、选择权甚至尊严。

 

所以,木棉但凡选择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都会和人发生冲突,她开始拒绝别人,别人会因为拒绝不舒服,那么她又会因为别人的不舒服而自责和内疚,这才是她要处理的情绪状态。

 

也许,只有她完全从儿时的行为模式中转化过来,意识到冲突的必然性,意识到她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承担责任,意识到她即使不完美也可以拥有真实的关系,她才敢与真正的自己相逢。

 

也许,讨好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是指向对象不同,产生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

 

当我们开始去讨好别人,就意味着在关系里低人一等,而非平等的关系其实是低估了自己的价值,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能力、个性、魅力、品性等自我身上持久的特质吸引别人。

 

当我们开始去讨好别人,可以暂时维持一段关系,但这是没有主心骨和灵魂的关系,也无法抵御外界的狂风暴雨,因为当你都认为自己可以无所谓,别人比你更重要的时候,那么也就给了别人那样对你的许可证。

 

所以,与其寻求那样一种虚无缥缈又无质量无真情实感的关系,不如把讨好的对象指向自己。

 

当我们开始去讨好自己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看到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你不想让那个委屈的自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你愿意给内心的TA开一扇门,让TA走出来去感受真实世界的质感、充盈、甚至冲突和战争,你让自己从过去的苦难中吸取了珍贵的营养,也不必再承担过去的厚重。

 

当你开始讨好自己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是值得爱的,你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你尊重自己的独特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触摸到那些你真正热爱的事物。哪怕是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丝风,一点阳光,都能深深的打动你。

 

当你开始讨好自己的时候,你仍然可以选择性的讨好喜欢的人,前提是你真正愿意那样做,那样做了之后心里是舒坦的,不会委屈不会怨恨也不会愤怒,即使讨好别人,其目的也是为了自己。你只是将自我的爱传递给了别人而已。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讨好别人的体会,讨好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相处模式,无所谓对错,只在于自己的选择以及选择之后所要承担的结果。

 

建立一段关系不容易,维持一段关系也挺难,所以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如果前半生都是没有自我的讨好,那么后半生是否需要有意识的讨好自己。

 

确实,讨好自己需要勇气。但是,讨好自己却是对自我的尊重和爱。

 

【作者】李增芬: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一枚,80后,爱生活,喜体验;分享心情,传递温暖;世俗行人,终会相遇,遇见真实的自己。微信公众号:清庵(lizengfen-11)。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