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自我妨碍吗?

日常生活中,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形:

考试之前,不复习而沉迷在游戏、抖音上;

写稿的时候,非等到deadline才开始写

答辩之前喝得酩酊大醉

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当事人好像都会有意无意地做点什么,去妨碍自己接下来的事。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有个定义,就是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


定义及来源


自我妨碍是指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些行为来阻碍自己去“成功对成功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孔子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子路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思是:「你之所以达不到我的要求,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否则的话,你应该是在半途中力尽而止,没理由畏难不前啊!


孔子这里说“自我设限”“画地为牢”与“自我妨碍 ”同义。


在西方心理学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伯格拉斯(Steven Berglas)和琼斯(Edward Jones)提出了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这一概念;他们有个经典的实验:


在实验中,大学生被随机分入两组,完成智力测验。其中一组的问题难度根据被试的回答情况作调整,使其能答对大多数问题,另一组则大部分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随后,两组被试都被告知,他们得到了“到目前为止最高的分数之一”。这种操作会使前一组被试的成功看起来是由自身决定的,后一组的成功则看起来是运气造成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告诉被试,他们将接受第二组测验,这一次计分将更严格(隐含的涵义是,不太可能再凭运气取得成功),而在此之前,他们可以从两种药物中选择一种服用,其中一种可以提高智力测验的表现,另一种则会降低表现。


结果显示,“偶然成功”组的被试相比于“真实成功”组,更倾向于选择服用降低表现的药物。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此前的成功来自于偶然因素,自己在接下来很有可能遭遇失败,于是便选择主动为自己接下来的表现制造障碍。


后来发现,自我妨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学业考试、体育比赛还是商业领域,只要涉及到评价性的任务,都能观察到自我妨碍行为的存在。


在这些情境中,正常的思路似乎应该是全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但是总能看到一些人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干扰自己的表现,如刻意不尽全力、拖延,乃至饮酒、药物滥用。



 案例及相关科

 

自我妨碍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对于它的研究也很深入,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相关研究。

 

 自我妨碍的两种形式


 1、行为式的自我妨碍  行为式的自我妨碍是指通过行动给自己的成功施加压力,是一种预先策略,发生在成功或失败前,如故意拖延、考试前不复习而热衷于玩乐、选择不可达到的目标等等。

       

行动式自我妨碍是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个体所能控制的对成功不利的行为策略,如学生在考试之前喝酒、吃药、减少努力以及设立过高的成就目标。 

 

2、自陈式自我妨碍       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借口,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个体声称的测验焦虑、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和疾病等。 

行动式自我妨碍虽然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了更可信的借口,但由于做出了减少努力和练习的行为,使表现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自陈式自我妨碍只是为活动可能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可能并不存在,并不影响个体的努力与练习,对表现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因此不会减少个体成功的机会。 

 

自陈式自我妨碍又可以分为:  

(1)特质性自我妨碍  (2)情景性自我妨碍。  特质性自我妨碍类似于人格特质,普遍认为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模式,而情景性自我妨碍只是在遇到了威胁个体的情境下才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偶然性。  

 

自我妨碍的动机理论  

 

 对于自我妨碍的动机,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解释理论,一是一种自尊保护策略(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二是一种自我呈现的印象管理策略(使他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


 第一种理论  认为自我妨碍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保护自我价值,保护自尊,维护自我形象。个体会尽一切努力避免可能的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含义,自我妨碍策略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手段。

很多研究表明,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能够引发自我妨碍行为。Tice发现低自尊的大学生在担心与自我有关的任务上失败时,会运用自我妨碍策略以保护自尊,而高自尊的大学生则是在拥有相似任务上的成功经验时,运用自我妨碍来强化自己的成功。

普遍认为低自尊的个体比高自尊的个体受到更多的威胁,因此更易进行自我妨碍行为。

第二种理论  认为个体对自己在公众面前形象的关心超过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关心,自我妨碍行为主要是一种保护和提高社会尊严的印象管理策略。


Kolditz和Arkin发现被试在公开场合的自我妨碍倾向显著高于私下情境中的自我妨碍倾向。Covington的研究则表明:尽管个体在事后有充足的理由让他人相信表现差并不代表缺乏能力,但他们仍用“懒惰”等消极词汇来描述自己。


Tice的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保护自尊,维持公众形象,而高自尊的个体进行自我妨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公众形象。

  

自我妨碍的这两种动机是不可分割的,从内部讲,主要是保护自尊,保护自我;从外部讲,主要是为了印象管理,维护自己形象。


从自我妨碍的分类上讲,行动式自我妨碍更可能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因为确实做出了不利于成功的行为;而自陈式自我妨碍则更可能是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个体并不减少实际的努力,因此并不减少成功的机会,成功了还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失败了也有外部理由做辩护,确实达到了影响他人的目的。

 

 自我妨碍行为的后果


自我妨碍行为产生的后果,可从对他人和个体的影响两方面来看。对于个体来说,大部分的研究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虽然能使个体当前免受负面评价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会增加个体的焦虑。


Covington的研究表明,即使个体能使他人不对他们形成低能力的评价,他们也会对自己形成消极的看法,特别是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过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增大了失败的可能性,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减少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又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中。


对于他人来讲,LuginbuhlJ和PalmerR发现,尽管他人没对个体的能力做出负面归因,却对这些妨碍者的印象不好;Rhodewalt的研究结果表明,行动式自我妨碍者比自陈式自我妨碍者在人格特质上得到了更低的评价。总的来说,与没有自我妨碍的人相比,自我妨碍者往往会得到他人更低的评价。

个人见解


如何减少使用自我妨碍的策略?有以下一些建议:

 

  • 识别惯常模式

 

对于那些根深蒂固的自我妨碍的行为模式,首先,要辨别它们,明白自己正在被自我妨碍所困扰。

 

在这个时候多问问自己:我的感觉怎么样?我想要什么,为什么我要这样?我在害怕什么?可以记日记,也可以问问朋友,从中得到一些反馈。

命名你的情绪,练习把潜在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会帮助你体会到自己的“限制观念”承认它;承认你害怕改变,害怕承担责任,害怕成功,然后尝试去改变。

给自己时间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去体验下不一样的自我。

 

害怕成功的背后通常是对自己的担心和不自信,找到它,面对它,体验它,感受它。面对当下那一刻的自己,去拥抱自己。

 

同时给予自己积极正面的自我暗示;可以潜意识里输入自我鼓励的话语,给到自己一些支持和力量;也可以通过内心的自我对话,或者写日记,或者找好友敞开心扉去交流;

 

  • 走出低自尊,学会认同自己


太低的自尊心是你的自我妨碍行为的根基,你觉得自己不配获得成功或幸福,所以你阻碍自己去得到它们。

 

同时,低自尊者,往往过于看重他人的评价,活在他人的目光中;加上内在的缺乏自信,更容易接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尤其是一些负面的认知和评价,从而使得自己越发地陷入到自我怀疑之中,成为了通常所说的自我批评者。

 

重新认识你自己。不再批判自己,认知层面与自己建立好的关系,做自己的朋友 。朋友有缺点也能宽容的接受。将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自己。客观全面的看待自我,接受自身的问题和弱点,好的坏的都能接受。

 

同时,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优势上面,专心于那些能够给你带来好的结果的行动上,只要选择行动就会有失败。从未失败的人,是那些从未行动的人 。所以,先行动起来。通过行为来塑造自己,增强自信心。

 

  • 改变结果视角,不以成败论人生

 

生命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加缪在散文集《西西弗的神话》中,描绘了一位国王西西弗因得罪诸神而被处罚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到山顶上时,巨石会从他手中滑落,滚到山底陷入无止息的劳作中。

 

人生最终是一场空,如果只是为了结果而活,那么大可不必活着;如果只是为了成功而活,没有失败,成功又从何说起;

 

生命是一个过程。树木的生长,如果是为了最终的结果,那终点在哪里呢?花开花又落,月圆月又缺;花儿不会因为将来的凋谢而停止开花,月亮也不会因为曾经的月缺而只是圆月;

 

生命是一个过程。人生的美好正在于动态的过程,参与到当下的每一过程,结果就蕴含在当下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却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你当下活着的每一刻,当努力去努力 ,当奋斗去奋斗;失败了,并不意味着永远失败;成功了,也并不代表永久地成功。


太在意成败得失,会失去参与过程的斗志和乐趣,苦乐参半才是人生,一味地回避地失败和痛苦,同时也就失去了成功和幸福的体验。

 

走出自我设限,不以结果论人生


生命之美在于体验!

相关文献:MBA智库百科;
原创:因其固然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