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959
来源:知乎专栏
原文标题:你可能不会知道,从小到大你妈帮了你多少忙 | 5个与妈妈有关的心理学研究
明天是母亲节,马上就要在朋友圈认识许多朋友的妈妈、看到许多送给妈妈们的礼物了;这样的忠告也开始出现了:
于是,秉着“认真学习少气我妈”的初衷,我在她出门聚餐逛街的周末,读起了文献。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些话,我们在作文里写过许多遍,但是你真的知道妈妈都教了、帮了我们什么吗?
出生前的声音,让婴儿大脑发育更好[1]
也许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你已经听腻了妈妈的唠叨,但是她的声音,在你的生命之初,可是不可或缺的。
多项研究表明,妈妈的声音在婴儿早期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婴儿大脑的发育可能需要依靠妈妈的声音和心跳。
早产婴儿往往发育水平和适应能力都还比较弱,需要特殊照料,比如放在暖箱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将40名提前了8-15周来到这个世界的早产儿分成两组,一组婴儿的暖箱每天会播放三小时妈妈的声音和心跳音,另一组则从提前溜出来的那天起就没有再接触到这种声音了,而是听三小时医院日常的环境音。
30天后,每天能听到妈妈声音的婴儿的大脑听觉中枢发育得更好,形成了明显更大的听觉皮层。
温暖的抱抱,让小baby成长更安心[2]
你有多久没有抱抱妈妈了?是不是已经快忘了小时候有多爱缠着她?
哈洛的恒河猴研究被奉为经典,他和同事们发现,当一个用冰凉的铁丝绑成的“妈妈”和覆盖着温暖绒布的“妈妈”同时摆在面前时,新出生的小猴子会选择抱着绒布妈妈不撒手,即便铁丝妈妈才是有奶瓶的那个——饿了就跑过去找铁丝妈妈吃奶,然后回来继续缠着绒布妈妈。
研究者们认为,人类婴儿也有对温暖的身体接触的需求,在妈妈的臂弯里,小baby才是最安心的。
爱和支持,让学龄儿童拥有更好记忆力[3]
在你沮丧受挫的时候,妈妈充满爱意的解释和安慰不仅能让你平复情绪,还可能让你的记忆力更好。
研究表明,学龄前(3-6岁)的孩子得到妈妈的爱与支持越多,四年后,他们的海马体积就相对那些得不到妈妈支持的孩子越大,这一程度可以达到10%,而海马正是大脑的“记忆中心”。
研究者认为,家庭提供的社会心理环境影响着孩子的大脑发展,这一程度可能远超过人们以往的想象。
在青少年身边,让他更小心、安全[4]
“路上小心”“下楼小心”“出门小心”……妈妈总是提醒你各种“小心”,后来,即便她不说话,你也学会了要小心。
青春期的少年们最爱刺激,当14岁的青少年参加模拟驾驶任务时,会在路口不看黄灯径直通过,还会对此感到兴奋,大脑的“奖赏中心”腹侧纹状体会被激活。
然而,如果让妈妈来观看这个任务,青少年们就谨慎得多了,看到黄灯会更多地减速刹车,大脑的“理智决策中心”前额皮层会被激活。
也许妈妈教的、从小念到大的“黄灯亮了等一等”还是有点作用的。
读个高学历,让中学生数学考得更好[5]
妈妈是学霸是什么体验?吃个饭也要算数学题吧。
如果妈妈是学霸,孩子成绩好的概率也更高。研究发现,妈妈较高的教育水平能预测儿童较高的初始阅读、数学成绩,而且还能在八年级时有所增长。有的妈妈会在吃饭时跟小孩讨论数学——不是要解一元二次方程,而是聊聊食谱中的计量或怎么数钱之类的,从小的熏陶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之后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
从小到大,妈妈对我们何止饮食起居的照顾,她们给我们的,远多于我们知道的、意识到的。
想起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征集:“我一直在想:如果你和你妈说一个你以前干过的、她不知道的、但在当时算是胆大包天的那种事,你妈会是什么反应? ”
仔细想想,我们的妈妈好像也做了很多我们不知道、但很重要的事。你能想到什么妈妈做过的这样的事吗?
如果你一点也想不起来,那不如趁明天还没到,打个电话跟妈妈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