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生三胎之前得先有二胎和一胎,再往前,还得有结婚对象肯成家。
这么一想,完了,想生三胎的适龄男女,没准儿还不如想不婚不育的青年人群多呢。
那,怎么从不婚不育走到想生三胎呢?这是一篇来访者心理咨询之后,所产生的内心转变合集。
一
婚姻是幸福还是束缚?
以前总觉得不婚不育保平安,直到四十那年,在父母的以死相逼之下闪婚了,但还是感觉被束缚,于是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心理咨询。
目前做了十几次,才明白了自己也是享受家庭照顾和温暖的,只是因为过于融合的亲子关系近乎把我吞噬,这个心理阴影让我觉得结婚生子就是自杀。妈妈非常的强势,从小各种管我,这就让我没有办法长大,永远少女心,不操心,因为自我负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需要的。
所以,我没有成年人的社会责任,也想不到自己的老年生活,心里装的都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你让我往东我就往西,你让我结婚生子我就不婚不育。理解到这一层之后,我就突然发现,我老公给我的照顾都是可以商量的,根本不是我以前想的那样“又来管我了,我要不服,就会吵架”。
二
孩子是负担还是希望?
以前欲望太多,觉得孩子是负担。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小时候过得不好,心理阴影太重,就想着未来有了孩子,一定得给孩子最好的,不能受半点委屈。这个想法之下的养育成本就会高到想想就怕,怕自己做不到。
这几年的咨询,让我逐渐释怀了,自己小时候过得不好是自己的遗憾,并不是孩子的遗憾;自己想看到截然相反的童年模样,是自己的欲望,并不是孩子的需要。
这个新想法诞生以后,再看孩子就觉得不是负担,而是希望。悄悄说一句,这个希望催化了我想尽快结婚的打算,没想到成长的第一步是卡在恋爱里好多年,第二步和第三步却可以无缝衔接。
三
三胎是韭菜还是主人?
我家里两个闺女,老公一直想生三胎,二女儿还小,被老公拉拢了,大女儿强烈抗议说“韭菜不够,三胎来凑”,颇得我心。
经过几次家庭咨询和十几次个体咨询之后,才发现大女儿的口号,其实是在替我发声,这既让我潸然泪下,又让我心疼与愧疚不已。感动的是大女儿发自内心对我的理解与爱,她想站我身边保护我,心疼的是她自愿将自己工具化以成为我的武器,愧疚的是我真的把大女儿当成了利箭射向了她爸的心房,这太残忍了。
现在才看清楚,三胎是韭菜还是主人,我其实不懂,我唯一清晰的感受是女性都是韭菜,男性才是主人,我就不想被收割生育价值。
这些年以来,我把和老公关系不好,和婆婆关系不好,都归结到没生出儿子来,却忽视了婆婆对大姑子和大姑子家的女儿都非常宠爱,老公对两个女儿也是一样。祛除了“重男轻女”的心理阴影后,我不觉得生育就是在割女性韭菜,也在积极备孕三胎了。
三个来访者心理咨询后的内心转变完了。
照这么看,心理阴影实在是三胎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心理咨询,应该做为支持三胎的配套政策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