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明明很久没有见面了,但是你们再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依旧记得你的名字,甚至还会说出你们在某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尽管这件事情在你的记忆里,压根就没发生过。
其实这种特征就是自传性记忆现象的一个表现。
01
阐述定义
自传体记忆指对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与记忆的自我体验紧密相联。
简单来说,自传体记忆即与自我有关的过去经验的记忆,这其中包括着美好的,痛苦的,难受的……所有记忆。
就自传体记忆的发展来看,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并没有明确界定自传体记忆的范畴,只是在有关记忆理论的论述中涉及到这一领域。
最早的记忆理论研究有弗洛伊德的“我们的神经病人困耽于追忆“,张耀翔先生在1924年《人生第一记忆》的阐述,高尔顿的理论研究等,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2006年,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詹姆斯麦高夫(James McGaugh)和同事在一位被称为“AJ” 的女性身上发现了这种超凡的能力。
这些超能力者被多家媒体所报道,直到《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 Memory)上的一篇论文首次对这一神奇能力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关于自传体记忆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Johnson提出多道记忆模块系统,该模型认为,记忆作为心理进化的一个整体,它是由一个相对独立的感觉记忆系统,知觉记忆系统和反映记忆系统组合而成的,个体所体验的事件信息在所有子系统中以不同程度被编码,,并且这些多重编码的程度与本质可以导致出现不同类型的自传体记忆。
Brewe(1986)在对自传体记忆特征的研究中提出,自传体记忆具有“自我参照“(Self- rferene)的特征,把他的这一研究与传统的心理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的是,Brewe认为自传体记忆是对复杂事件的混合性记忆。
Comwey(2000)认为,自传体记忆属于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对个人信息或者个人经历的生活事件的回忆。
02
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1)自我性
自传体记忆,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性。
James曾经提出:如果一个人关于自我的记忆全部丧失,从本质上讲,这个人成为了另外一个不同的人,这一论断其实很清晰的表明了如果没有自传体记忆,自我也就不复存在。
James这句话其实也强调了自我和自传体记忆之间的关系。
而自传体,这个术语在文学上有更多的直观感受,有一种文学体裁叫自传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的要求是作者在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上,对艺术进行加工和探讨,以高尔基的《童年》为例,虽然写的是别人的人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里面夹杂着高尔基的个人经历。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说,自传体记忆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性,会记得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
或许你会发现,身边的人有的时候第一时间不会记得过往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当你说出某一个物品,比如说鞋子,衣服的时候,他们总是容易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从这一点来说,我个人觉得,这否定了“自传体记忆只限定于特殊群体”看法,如果你有正常的记忆力,你就会发现其实这种自传体记忆每个人都会有。
(2)高度复杂性
关于自传体记忆,可以察觉的是它并不属于一种单一的记忆模式。
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高度的结构化,众多领域对于自传体记忆有着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是一个彼此分离的状态,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高度的复杂性。
03
自传体记忆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
自传体记忆具有自我参照性,所以出现自我意识是自传性记忆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哈特的研究中显示,当一个孩子出于婴儿期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都在不断的发展发展,而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只有当一个孩子有了言语能力的时候,他才会有自传性记忆,但是研究表明,当出现认知自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自传性记忆。
曾经就有过一个报道显示,最早的自传体记忆出现时间是在婴儿自己出生12天后。
(2)外部因素
1. 事件特征:一般说来,我们会发现对我们的感情有很大触动的事件才会让我们的记忆深刻,无论处在什么历史时期,我们想起那段经历,都会历久弥新。
2.父母因素:研究表明,来自于父母对个体自传性记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对过去事件的描述方式会影响到个体自传性记忆能力的发展。
3.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关系往往导致母亲的叙述方式更精细化,而精确化叙述有助于儿童形成内在的依恋关系运作模型,进而形成内在的自我运作模型。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被预测可能拥有更丰富的记忆内容。
4.文化背景:从这一点来说,比较好理解的一点是中国与他国之间的差异。
04
自传体记忆和情景记忆
从记忆的种类上看,记忆被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物种。此外,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心理学家将记忆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从自传体记忆的概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传体记忆属于长时记忆的一种。
但是在记忆的种类中,最容易与自传体记忆相混淆的是情景记忆。
情景记忆的现代汉语概念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也就是说它是以个人经历为参考的,储存的是自传式信息。
从这个概念上看,确实会发现这两种记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对此,Nelson曾经用生活现象来指出他对于自传体记忆和情景记忆的区别,他用“前一天中午午餐”和他第一次“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记忆进行对比。他认为,或许我们后一天会对午餐情节有所回顾和清晰,但是时间隔久以后,我们就会忘记午餐,除非那个午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是那场学术论文会议对他来说并不能轻易忘记,无论在什么时候想起,都会很清楚。
他的这个例子其实在间接承认,那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确是情景记忆,但是它并不属于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在简单的情景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工形成的。
相比于Nelson,Tulving从理论的角度解释了情景记忆和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即使情景记忆和自传体记忆在表现为“自传体式的”,但是两者之间明显的差别是在于自传体记忆中表征有对可在时间拓展且具有多种人物与地点的复杂的真实实践的体验和解释,而对很近或者对于前不久发生的微小细节记忆很清楚的应该是情景记忆。
简单来说,自传体记忆一定是情景记忆,但是情景记忆却不一定是自传体记忆。
自传体与其他记忆的不同点就更为明显,其它的记忆属于单一项的,但是自传体记忆属于一种混合性记忆,或者说它更像是一种整合性记忆,包括有多种记忆。
05
个人见解
我一直认为自传体记忆的出现是一个很奇特的存在。
它出现可能是因为一个契机,可能是一首歌,一种味道,也有可能是因为某一个人。
从这些角度上来说,自传体记忆给一些人带来了一些困扰,很多时候,为了保护自己,心理上会选择忘掉某段记忆,但是抵不过身体上的反应,当你被一些特定的因素影响,那些记忆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就如“Aj”女士一样,她幼年的记忆常常会出现在她的梦里,最终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很多人羡慕那些超级自传体记忆者,因为他们可以对过往记得很清楚,但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记住某个人,某个场景,那是有办法的,你记不住的可能是你潜意识里认为的不重要的东西,比如说你前一天的中午吃了什么。
所以这个记忆在我看来,是一个普遍化的存在。
记住你该记住的,忘记你该忘记的。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