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
这个世界移动得非常快,很多事物都移动的很快——然而人类的大脑移动得更快。
大脑与思维研究所(Brainand Mind Institute)的一项新研究为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一个世界提供了新的认识,在这个世界中,人、地点和事物的图像在我们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不断收缩、扩大和变化。这些发现可能是进一步完善从机器人到自动驾驶汽车等一切技术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一旦物体的图像落在视网膜上,大脑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来理解这个物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大小。
由Western’sBrain and Mind Institute、华南师范大学和东英吉利大学(英国)等高校研究人员联合研究发现,世界上物体真实大小的表征出现在大脑皮层视觉处理的最早阶段。
研究者Goodale 解释说,尽管我们眼睛捕捉到的图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看到物体真实世界大小的先天能力被称为尺寸恒定。
研究人员Goodal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稳定的世界。事物被认为是真实的大小。这是一件好事——否则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将是混乱的,无法解释。”
据了解,人类大脑通过计算我们看到的物体的距离来创造尺寸恒定——物体越远,视网膜图像就越小。因此,即使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看到一辆正在驶离我们的汽车的图像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仍然认为汽车的大小是一样的。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脑电图 (EEG) 来测量当人们在不同距离看到不同大小的物体时大脑中发生的微小电信号。在之前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物体在电脑屏幕上的外观来控制物体的表观距离,而这次研究人员在用脑电图(EEG)测量他们的大脑活动时,将整个屏幕移得离观察者更近或更远。
(A) 在实验 1 和控制实验(实验 1a)中,参与者在房间灯打开的情况下用双目观察刺激(即全视条件)。刺激是白色背景上的黑色实心圆圈,因此视网膜照度随距离的变化最小化。监视器被放置在一个可移动的轨道上,以便它可以移动到与观察者不同的距离。(B) 两种尺寸(小,4 厘米;大,8 厘米)的实心圆在两个距离(近,28.5 厘米;远,57 厘米)处呈现。
通过以这种方式进行实验,距离的所有线索,例如立体视觉、图像线索和眼睛的聚散度都可用并且彼此完全一致。使用这种技术,该团队还能够准确地确定大脑视觉区域何时出现尺寸恒定性。
所有条件下的视网膜图像大小相似矩阵、物理大小相似矩阵和感知大小相似矩阵
Goodale说:“在屏幕上显示物体后的前 100 毫秒内,脑电图信号反映了眼睛视网膜上图像的大小,但在 150 毫秒后,信号代表了物体的真实大小。”
EEG 信号中从视网膜编码到实际尺寸编码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有关视网膜图像大小的信息与有关物体与观察者距离信息的融合。
大脑与思维研究所Brainand Mind Institute的这项关于人类大脑如何让我们看到世界上物体的真实大小的发现,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从机器人到自动驾驶汽车的各种机器视觉系统。它也代表了理解大脑如何为我们提供令人信服但稳定的视觉世界表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