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krammark
来源: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原文标题:七普数据出炉:人口老龄化一定会带来危机吗? |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2021/5/17)
01
七普数据出炉,人口老龄化一定会带来危机吗
最近,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或许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但是,老龄化一定会带来危机吗?
我们已经知道,虽然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流体智力(比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会下降,但是晶体智力(以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比如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等)却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增长,老年人多年累积的经验和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会为社会带来福祉。并且,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人类付出金钱和时间的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近来一项《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研究更是表明,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旨在为他人谋取福利的行为)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研究招募了95名年轻人(18-36岁)和92名老年人(55-85岁),告诉他们可以用力握一种测量握力的装置,来付出体力,以为自己或他人赚到钱。
结果显示,当不用使劲就能赚钱时,年轻人和老年人一样愿意付出努力帮助别人赚钱,但当需要握得很使劲才能赚到钱时,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愿意付出努力,来帮助别人赚钱。
研究者认为,很多研究的重点是年龄增长过程中的负面变化,但是变老也有积极的好处,比如老年人似乎更愿意努力帮助他人。或许随着人口老龄化,整个社会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也说不一定。
02
你为何会做梦?梦是大脑的bug
关于梦的成因,科学家们已经有了相当大数目的研究。但是来自塔夫茨大学的Erik Hoel教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梦带给我们的独特经历就是我们做梦的原因。
你了解编程吗?一个在给人工智能(AI)编程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AI会太过于熟悉它的编程内容,以至于没法处理新发生的问题。所以,编程人员会故意设计一些小的错误。比如,在一辆自动驾驶车的屏幕中设计一个小程序,导致它在开车过程中突然有一块屏幕黑屏。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人工智能够根据黑屏外的状况来继续正常行驶,以使人工智能更安全的驾驶车辆。
同样的,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大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人类大脑显然更加复杂。Hoel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模式和做梦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换句话说,“梦”就是人类“深度学习”这个世界的过程。
那么按照这种说法,梦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就像上文中举到的例子一样,做梦是我们的身体为我们故意设计的“小错误”。因为梦大部分都是非常奇怪的,这就像驾驶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黑屏一样,让我们不会过于习惯正常的现实世界。同时,我们的意识又在梦里自由的活动,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满,而不是只有我们过于熟悉的现实。
Hoel教授提出,小说和影视作品就像是梦的替代品,因为我们在看小说或者电影的时候,意识也同样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中活动。而且,人类的大脑是随时随地都在学习的,做梦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全新的、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世界。
03
严肃电影VS爆米花电影:
电影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你喜欢看选题沉重的电影吗?人们有时会选择观看选题伤感、甚至尖刻的电影来探索那些也许并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主题。
一项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们看过那些比较有有意义的电影后,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或者《阿甘正传》,会产生很多积极的反应,例如开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变得更加积极,或者更好地处理一些突发问题。而在看了好莱坞大片等没那么有内涵的电影之后,比如《猫鼠游戏》或者《谋杀绿脚趾》,观众就很少会产生这种体验。研究教授Jared Ott指出,更有内涵的电影可以帮助人们度过生活中的难关,并更加从容的接受产生的各种情绪。
在实验中,超过1000名志愿者观看了20部好莱坞电影,一半是带有深刻内涵的电影,而另一半则比较普通。在观影后的调查中,大部分志愿者反映说有意义的电影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更有勇气面对困境”或者“更好的接受不好的结果”。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研究者认为,有内涵的电影中普遍会带有很多复杂的尖锐情绪,比如痛苦与快乐交织,这会帮助人们产生更深刻也更多元的情感体验,于是可以更加能够容忍真实生活中的复杂情绪;同时,这些电影中的元素有更大的概率激励观众,让他们产生正面的情绪。
总体来说,看电影是一件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事情,即使不是“很有内涵”的电影,也可以为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升华。所以,多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吧!
04
新冠疫情隔离大大增加了女性患产后抑郁的情绪
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疫情的隔离使得47.5%的欧洲女性在产后6个月时患上产后抑郁,而这一数字差不多是疫情爆发前的两倍(23%)。
产后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指的是女性在生产后出现孤独,疲惫,担忧,不完整,愧疚,压力升高等情绪。而在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隔离中,刚生产的女性会更加焦虑,因为隔离导致她们和孩子丧失了很多出门的机会,这可能会使妈妈们担心孩子的发育。
伦敦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疫情中,如果新生儿的母亲们和人有越多的交流,她们出现抑郁症症状的几率就越小。但令人惊奇的是,如果她们与家庭成员见面越多,那则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相关的症状。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奇怪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家人们会选择打破疫情隔离的规则,过度帮助新生儿的母亲。
伦敦大学的Sarah Myers教授指出,在由于疫情导致的隔离中,母亲们会选择通过打视频电话,或者发短信的远程方式获取养育孩子的帮助。然而,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虚拟的交流方式远远不如现实中的互动,能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疫情导致的隔离也并不完全是坏处。对于妈妈们来说,她们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分享照顾孩子时的酸甜苦辣。同时,这些家庭其实有利于母亲与孩子和家庭建立更紧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