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菁
来源: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你今天的发型真好看!” “你这个任务完成得真棒!” 生活中,如果你听到这样的赞美,会有什么感受呢?你经常这样赞美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吗?
每个人都渴望听到赞美,赞美是对于他人某种积极品质的肯定,它可以增强赞美者与被赞美者双方的幸福感,也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然而,研究显示,大部分人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赞美,这是为什么呢?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赞美他人了呢?是什么让你吝啬了自己的赞美?
赞美是日常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可以传递热情,使交往双方更亲近。所以,赞美是一种增加自己和他人积极情绪的有效途径。但是,人们看到值得赞美的他人或事情时,却往往不太会真正采取赞美的行动。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于2021年6月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与赞美相关的问题。
以往研究发现,人们一方面可能会认为赞美是一种谋取利益的行为,是一种印象管理的手段。于是对赞美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另一方面,在朋友和伴侣关系中,人们总认为对方与自己是平等的,而赞美他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赞美者感知到地位威胁,比如认为对方可能觉得自己在“恭维”他。所以,人们常常会减少赞美意愿。
然而,赞美者和被赞美者居于两个不同的角度,他们的不同视角会带给彼此不同的感受吗?二者对于赞美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抱有不同的看法吗?
以往研究确实揭示,赞美固然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情绪,但是赞美者总会低估被赞美者由此产生的积极情绪,即认为自己表达的赞美“不过而已”。而且,赞美者还总会高估被赞美者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即认为“我的赞美会让对方感到尴尬”。可能正是因为人们低估了赞美的“分量”,所以不愿意赞美他人。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论,研究者采用社会认知两维度模型分析了赞美者预判的被赞美者对其热情和能力的评价,以及热情和能力评价是否中介了自己的赞美与被赞美者的积极情绪。
社会认知两维度模型认为,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按照热情或社会性特质和能力或智力特质两个主要维度进行判断的。
研究者通过4个实验验证了假设(见图1)。
研究1中,研究者在公园招募成对被试(他们的关系可能是朋友,恋人,同事等),随机让他们扮演赞美者或被赞美者。研究开始时,先让被赞美者做一些与赞美无关的任务,同时让赞美者在平板电脑上写下三句赞美对方的话,并预估对方接受赞美后的情绪变化与感知到的自己的热情与能力,随后将赞美传递给被赞美者。接着测量被赞美者真实的情绪变化与感知到的赞美者的热情和能力。控制组没有赞美这一过程,直接让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情绪状态做出预估。并测量另一方真实的情绪变化。
结果如图2所示,与没接受到赞美的人相比,被赞美者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但没有显著的消极情绪变化。除此之外,赞美者预测的自己的赞美给对方带来的情绪变化量,与对方实际情绪的变化量存在显著差异。赞美者明显低估了对方的积极情绪提升度,高估了对方消极情绪提升度。即表达者倾向于认为:“我赞美了别人,别人也不会很开心,反而可能有点尴尬。”
此外,赞美者还会低估被赞美者接受赞美后对赞美者的热情和能力判断,从而错误估计了对方的情绪变化(图3)。
然而,研究1中的赞美者是向对方写下了三句赞美的话,现实生活中用三句话同时赞美一个人是不常见的。所以,在研究2中,研究者检验了称赞数量对被赞美者情绪变化的影响,发现赞美次数不会影响被赞美者的消极情绪变化,与其积极情绪变化量也仅有微小的边际相关。
研究3检验了赞美者关注自己赞美传达的热情或能力时,是否会减轻其对被赞美者积极情绪的低估。研究者选取了和研究1相同的公园,随机招募成对被试,不同的是,在赞美者表达赞美之前,要求他们关注自己传达的热情或能力。指导以热情为关注点的赞美者考虑信息的热情和真诚程度,以能力为关注点的赞美者考虑信息清晰表达和书写良好的程度。结果发现,当赞美者关注自己传递的热情时,往往能更准确的预测对方的情感变化。
最后,研究4中,研究者探讨了赞美者低估被赞美者的积极情感变化与再次表达赞美意愿的关系。通过网络招募被试,让其自行选择想要赞美的对象,并在表达赞美前关注自己传达的热情或能力,随之确定自己的赞美意图,并选择是否发送赞美。结果显示,关注热情的人相对于关注能力的人,赞美意图会更高,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赞美。
正如William James所言,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望,是被欣赏。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过阻碍你赞美他人的是什么?你的赞美对于他人是多么得重要?好了,不如就在今天,就在此刻,给你身边的人送一份赞美吧!希望你和你周围的人,都不要吝啬赞美,都能永远被欣赏和接纳的爱包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