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学很牛的人,也不见得会有多健康?

文:俞林新
来源:俞林鑫心理工作室(ID:psychotherapist_ylx)

当人们发现以助人为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不擅长交往,或者缺乏自信、个性怪异等,难免会怀疑这门学科的价值。

在咨询界广泛存在的这种现象让人不得不去反思背后的原因。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心理咨询行业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个体因素),二是心理咨询这门学科的局限性。

国内心理治疗师李小龙曾经有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心理学大师最擅长研究什么,基本他自己就是这类型的病人。心理医生最擅长治疗某一类精神疾患,极有可能他就是这类患者,如果什么病都治得不错,那么他一定病得最重。”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人有一种自我疗愈机制,生理上如此,心理上也如此。

在心理咨询师群体中,边缘人格、自恋人格、社交焦虑、自尊不稳定等心理问题(障碍)者并不少见,他们因为性格的缺陷或内心的冲突而痛苦不堪,当找到了心理学这种“灵丹妙药”时会感觉特别受益。

成为咨询师既是他们自我疗愈的选择,通过疗愈别人又能间接地疗愈自己,这个职业自然成为了他们最佳选择了。

很多来访者感受到了心理咨询所带来的有益改变后,会想通过成为心理咨询师进一步疗愈自己。

一个有着某方面严重问题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个领域作为专攻的目标并成就自己,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有着俄狄浦斯情结的弗洛伊德揭示了性冲突对人格发展的重大影响;有着自恋缺损的科胡特建立了自体心理学,等等。

事物总有两面性,一些令人痛苦的心理症状,恰恰可能成为个体独特的资源。有些心理咨询师很能共情到别人的感受,因为他们也曾经是敏感而脆弱的,这些看上去不健康的特质恰恰是心理咨询工作特别需要的。

由上述分析可见,心理咨询行业容易吸引有心理问题的人加入,这些人通过心理学的帮助有了改变,但改善的程度会有多大呢?真的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吗?这也是很多试图求助于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常有的疑惑。

对于心理咨询疗效的研究发现,心理咨询是有效的。

一个综合了诸多疗效研究的元分析发现(Howard等,1986),16个会谈期至少提供了50%恢复常态机能的可能性;26至28个会谈期提供了75%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结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恢复常态的机能”,也就是说,从病理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所谓的正常状态,照样充满着烦恼与问题的,只是这些问题不至于让人失控,或者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果一个痛苦的来访者已经能够做到“带着症状过该过的生活了”,从疗效上来说已经起效了,想要把问题完全消除,则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与来访者制订咨询目标时,咨询师一般会说“改善强迫症状”或者“缓解抑郁情绪”,而不敢说“消除强迫症状”、“消除抑郁情绪”,毕竟,消除症状或者痊愈是需要更长的过程,而且也不一定真的能达到。

在正常心理状态中,心理健康程度的差别是巨大的: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的人,与另一个基本能维持和谐关系的人,两人都属于正常的范畴,但前者在人际方面的健康程度远好于后者。

通过心理咨询,让一个有严重社交焦虑的人去进行一般性的交往也许并不难,但要让他做到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完全的轻松自在则很难。

基因上的局限,父母个性上的不足,幼时形成的创伤经验光靠心理咨询中言语的交流来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心理咨询能够建立应对痛苦的第二反应已经很不错了,而潜意识经验形成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根深蒂固而难以改变。心理咨询的实践也发现,有形形色色阻碍改变的力量,心理咨询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去移除这些阻碍改变的力量。

所以,心理咨询能够让一个人从“病人”成为“烦(凡)人”,而如果要完成从“烦(凡)人”到“自我实现的人”、“心理健康者”、“解脱者”的转变,光靠心理咨询可能是远远不够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执着于成为“心理健康者”或“自我实现的人”反而会不断地制造新的痛苦。

心理咨询的另一个局限性还体现在: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是“来访者的资源”(占40%),而心理咨询师在疗效改变中的贡献不超过一半(包括咨访关系占30%,以及心理咨询技术占15%,见:Lambert and Barley ,2001)。

也就是说,形成疗效的关键变量更多地在来访者这边。来访者的资源包括性格健全的程度,关系的现状,社会支持的完善程度,应对的方式等等,我们可以比喻为“心理免疫力”,这种心理免疫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个体遗传的、成长环境的、父母人格健全程度等因素。

如果一个人本身的心理状态是支离破碎的,心理咨询要产生疗效需要持续更长的时间,难度也更大。

我曾见过一个有严重依恋创伤的咨询师,已经做了几年每周数次的个人体验了,但仍然无法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对人总是有一些无法减轻的冷漠与敌意。

相反,一个性格健全、社会支持充沛、关系稳定的人,当遇到外界挫折而出现抑郁或焦虑时,是较容易康复的,有时,仅仅通过阅读几本心理学书籍就能有极大的改善。

因此,无需理想化心理咨询师,他们只是一群帮助心灵痛苦的人恢复心理平衡而已,他们自身或多或少有些问题,他们所掌握的理论与方法也有诸多的局限。

心理咨询师与普通大众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心理咨询师会去认识与理解痛苦,而普通大众往往回避痛苦;心理咨询师会鼓励带着痛苦过该过的生活,而普通大众幻想着永远消除痛苦的生活。

上医治未病,到真正已经成为了病理状态,上医也未必能做到“药到病除”,而是需要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改变所能达到的程度也并不乐观。

心理学其实更应该成为一种指导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学问,如何成为足够好的父母,如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避免一些不该有的失误,让孩子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个体以有效应对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挫折,是更有价值的领域。

作者简介:俞林鑫,通过文字来体验和理解内心,用心理咨询推动成长和改变,这是我想做的事。公众号:俞林鑫心理工作室(ID:psychotherapist_ylx)。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