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的坠机事件,让我们既惊讶又心痛。看到132人失联的信息时,我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无事,可是当看到视频中的坠机现场时内心真的非常难过。我知道这家飞机上有他们的孩子,孩子们的父亲或是母亲,他们是多少个家庭的亲人们,想到他们至亲听到这样的消息的状态时,我非常理解。
作为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我知道这样突发事件,会让很多亲人难以接受,无比心痛;我也知道这样的事件会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如果可以,我期望能有更多相关心理干预的专业人员可以帮助到这些家属们做好心理干预和心理建设。
01
危机与心理危机
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变故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在遭遇应激性事件时,产生的生理或心理反应过程。 灾难发生后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抑郁、焦虑、分离障碍等。
对于大部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应激反应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少数人的创伤状态会渗透进其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工作与人际交往,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生,致使生活质量下降。
02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心理危机的表现: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即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恐慌,否认或不相信;
第二阶段即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
第三阶段即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沮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03
悲伤反应
悲伤反应是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①急性反应: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
②悲伤反应: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
③病理性居丧反应: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明显的激动或迟钝性抑郁,自杀企图持续存在,存在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活动过多而无悲伤情感,行为草率或不负责任等。
04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
05
灾难后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
空难不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惨烈的灾情也会让经历和目睹的人群心理受到严重创伤。一般灾难后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分为这五级。
第一级人群:直接卷入灾难的人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一般而言,遇难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基本都可以分为“休克期”、“麻木期”、“否定期”和“接受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相应地采用不同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另外还有现场救护人员,包括消防、武警官兵,救护人员等,这一人群是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是 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的灾区以外的社区成员,以及对灾难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这类人群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时,给人们带来了极具破坏性的影响:家破人亡,财产损失等,随之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以及灾难心理问题。
建立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和帮助受灾者有效地适应环境,渡过痛苦悲哀的过程,提供积极的应对方法以及相应的心理治疗,可减轻灾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促使灾后的心理康复。
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灾后心理干预,对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推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