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兽性相处,你需要这八个硬招

作者:芒来小姐
来源:芒来小姐(公众号:ydsakyml)

2018年6月20号,甘肃省庆阳市某商场8楼,女孩李某奕在消防人员的努力救援下,仍然选择了坠楼。而事情的起因,竟是2016年9月女孩生病期间,班主任吴某厚对她进行了猥亵。

 

救援女孩期间,有人起哄围观,进行现场直播,最终被警察拘捕;救援人员痛哭,因为没有救下女孩,良心上饱受煎熬;猥亵者吴某厚,被调离教育系统,从此无缘教师队伍……

 

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救援,它牵扯了许多人的生活,包括电脑前看见这个新闻的你和我。

 

校园性骚扰,从来不是一个罕见的话题。和大多数性骚扰事件的源头一样,校园性骚扰也基于两类人:


本身对女性就有较高水平敌意和侵犯倾向的男性,和需要用侵犯行为来“证明”自己男子气概的男性。

 

吉姆布鲁斯曾写过一本书:《真正的男人不需要道歉》,说出了很大一部分男性的心声:男人道歉,是一件“很不男人”的事情。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男人有着更脆弱的自我,他们更难承认错误,为了给自己的逃避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甚至认为道歉是错的,继续做这件事才是对的。

 

并不是这类男人当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而是他们认为,面对问题自己只有两条路可选:

1. 被别人指出问题,自尊心受挫,压抑怒气。

2. 用侵犯行为挽回自己的自尊心。

教师骚扰女学生,正是基于以上两种心态作祟。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自己有较高的成就和地位,就可以为所欲为,女学生不会拒绝自己。如果她们拒绝了,那是她们的问题;如果她们指出自己的兽行并大肆宣扬,他们会愤怒地认为这个女人疯了,不可理喻。

归根到底,这些校园侵犯者其实一直在重复这两件事:

1. 骚扰女生被拒,受到挫折,怒火中烧,认为女人不可理喻。


2. 继续骚扰女生,为了证明自己没错,他们的侵犯行为会渐渐加剧。


知乎匿名网友揭露了这样一件真人真事:她的闺蜜在学校里遭遇了性骚扰,侵犯者威胁她不准说出去,她曾经试图向学校的其他老师说这件事,但不知何时起,学校里开始传她有精神病,是个疯子。

 

侵犯者就像腐烂的霉斑,一旦落地生根,周遭无一幸免,都会染上毒瘤,甚至和他有关系的原本价值观正常的人,都不得不选择与他站在一个阵营。

 

侵犯者侵犯的不止是一个女生的生活,还有帮他掩护的人的良心,他的亲戚朋友妻儿的幸福,他身边不明真相的受害者的前途……一颗有毒的种子污染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整片土地。

 

最近校园性骚扰的事件频发,是管控不够严厉,还是防范意识太弱?都不是。

无论如何高压整治与防范,无论过了多少年,我们都无法从根源上杜绝这件事。千百年来,人类在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在进步,唯独人性没有进步,只能靠控制。

 

我们都希望生活中充满了善良的人,可人性总是不让你如意。即使你身边有一个善良的人,他也并不一直是善良的,他可能只是在压抑自己,甚至积累怒气,酝酿侵犯行为。

因此,学会识别侵犯者,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与侵犯行为周旋,保护你身边的土壤不被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结合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侵犯行为的章节,以及咨询过程中积累的真人真事,我总结了这八个硬招,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提高对侵犯者的应对能力。

 

警惕你身边容易发怒的人,无论他们遇到了什么事,将怒气宣泄出来是他们唯一惯用的做法,这意味着他们依赖于“宣泄”这个行为来释放内心的情绪,并且不关心自己的怒气是否可能会伤害别人。

 

那些很少表达意见,却突然爆发情绪的人,内心都并不真的体谅别人,他们只是在压抑自己,而压抑自己对释放负面情绪,没有任何的正面效果,只会让负面情绪越演越烈。

 

犯错时被父母严厉惩罚的人,并不会改进自己的错误,父母的教育产生了反效果,让孩子学会了感到愤怒和不满时该做什么:侵犯别人甚至打人。所以他们长大后遭遇负面情绪时,会更容易变成侵犯者。

 

侵犯者并不只有男人,女性侵犯者倾向于关系侵犯,通过造谣、排斥、操作人际关系来伤害他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3-5岁的小女孩就知道用造谣来伤害别人了。在伤害别人这一点上,女性侵犯者与男性没有任何程度上的区别。

 

警惕你身边长期处在恶劣环境中的人,比如高温作业、长期酗酒、屡遭挫折、以及为了达成目的不得不利用他人。研究表明,如果一只动物感受到痛苦却无法逃离现场,那它几乎一定会侵犯,无论是老鼠还是人类。

警惕你身边缺乏社会技巧的人,那些最容易用侵犯行为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人,往往是所谓“情商很低”的人。即使是虚伪的道歉,也胜过死不认错。

 

有人侵犯你,你必须马上做出反应,立刻、迅速地让对方付出代价,比如毫不退让的严厉警告。忍耐和宽容对侵犯者没有任何作用,只会让他们越发觉得自己很正确,对侵犯者来说,一致、确切和果断的惩罚比极刑的威胁力更大。

 

学会做一个被激怒时,能够自制、理性、平和地表达自己感受的人。面对潜在的侵犯或者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行为,能够果断、坦率且平和的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能够让侵犯者感受到你的人性化。


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侵犯者,即使自认为和平主义的你自己,也曾经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伤害过别人。因此不要把“侵犯者”当成一个偏见标签,要把它当做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的一个毒瘤,学着去面对它,而不是嘲笑它、抗拒它。

如果你想要一个安全、平和、有包容力的校园环境,就从学会与不安全、不平和、不包容周旋做起。一个擅长自我保护的人,也能给他人带来曙光。

-END-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出版《识男手册》。公众号:芒来小姐(ydsakym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