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惠南
编辑:韩思思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原文标题:上天让你等,是为了给你更好的?|从“婚姻期待”谈谈“晚婚不婚”
-荐序-
“上天让你等,是为了给你更好的”是很多晚婚族不婚族成员的心声。喜欢与合适两个选项中,很多人会选择前者,愿意等待soulmate的出现以满足自己的婚姻期待。什么是婚姻期待呢?这期就让我们走近婚姻期待,谈谈晚婚不婚背后的故事吧。
“你看XX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你怎么对象都没有一个?”
“明年过年,一定要带一个女朋友回来。”
······
相信很多人对于上述场景并不陌生。
正所谓“每逢佳节被催亲”,每到家人团聚的佳节,不少年轻人就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催婚”。家长着急让子女步入婚姻的殿堂、生儿育女,担当家族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年轻人的婚恋状况却并不乐观。
翟振武 和 刘雯莉 (2020)根据2018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测算,2017年,我国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7.31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60岁。与1990年的数据(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3.57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22.02岁)比较来看,我国年轻人初婚年龄逐年升高,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晚婚迹象。此外,初婚年龄连续上升可能引起终身未婚率的上升(陈卫民, 李晓晴, 2020),在未来,我国的不婚现象可能也会日益突出。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呢?婚姻期待或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因素。
晚婚不婚的背后:“我”不愿意将就
中国古人曾经归纳人生四大幸事,其中一项便是“洞房花烛夜”。可见,自古以来我国民众非常重视婚姻,早婚普婚是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近代以来,在社会变迁、文化交流和市场转型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我国民众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王磊, 陈银虎, 2021)。现如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再是金科玉律,“门当户对”也不是结婚的基础条件,人们对结婚对象、婚姻生活有自己的标准,从而产生了个性化的婚姻期待。
婚姻期待指在某个时期,个体对配偶、婚姻关系所期望达到、并认为根据现实可以达到的标准(吴波, 黄希庭, 2012)。从定义上看,婚姻期待包括对配偶的期待和对婚姻关系的期待。Fletcher 等 (1999)让大学生列出自己心中理想伴侣和理想亲密关系的特点清单,进而归纳出理想伴侣和理想亲密关系的具体维度。在Fletcher 等 (1999)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可以从配偶期待和婚姻关系期待两个角度具体归纳婚姻期待的内容:对配偶的期待包含温暖-可信赖性、活力-吸引力、地位-资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婚姻关系的期待包含亲密-忠诚、激情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搜寻理论认为,个体结婚的时间依赖于其进入婚姻市场后(可以以男女朋友初次约会为标准)搜寻、比较和锁定婚姻候选人的过程(陈卫民, 李晓晴, 2020),而个体的婚姻期待会影响着整个过程的进程、时长。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人们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广、择偶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可供个体选择的婚姻候选人群体愈加庞大。基于婚姻期待,人们会在庞大的婚姻市场中搜寻符合自己期待的伴侣,并对候选人进行比较。为了尽可能满足自己的婚姻期待,个体或许抱有“上天让你等,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的想法,期待后面遇到的候选人会更贴近自己的婚姻期待。于是在搜寻、比较候选人的过程中耗费时间,在遇到意中人或者觉得应该结婚的时候才结婚,导致了晚婚;更有甚者,在不断搜寻、比较后难以满足自身的婚姻期待,自然而然就从晚婚过渡到不婚的行列。
总的来说,对于婚姻期待,个体不愿意将就、希望能找到最称心如意的伴侣,由此在搜寻、比较婚姻候选人的过程中耗费了很多时间,最终成为了晚婚族或不婚族的一员。
“我”的婚姻期待来自哪里?
01、期待下一代有更多资源的生物因素
进化论提出自然选择在生物的适应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化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行为也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人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繁衍的机会,其中就包括人们的择偶行为(Clark et al., 2005)。
亲代投资理论认为,养育后代所需成本是决定个体采取短期择偶还是长期择偶策略的重要因素,花费成本高的个体往往使用长期策略、希望与对方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花费成本低的个体则相反(Trivers, 1972; Clark et al., 2005)。与男性相比,女性需要通过怀孕繁殖后代、通过哺乳喂养后代,其花费的成本要高于男性,所以女性在择偶方面更为谨慎、更倾向于采取长期策略择偶,希望对方不仅能帮助自己顺利生育后代以延续基因,还期待对方具有一些长期存在的品质或能长期稳定婚姻的品质,如社会地位、受教育的水平以及是否忠诚等;而男性则更倾向于采取短期策略,关注一些与繁殖有关的相对短期存在的品质如物理上的吸引力——年轻、身材、身体健康等(Clark et al., 2005)。
个体的婚姻期待其实保留着远古的烙印,从生物因素角度来讲,能否成功繁衍、养育后代关系仍与婚姻期待有着密切联系。结合Fletcher等(2004)提出的模型:在配偶期待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注重温暖-可信赖性和地位-资源两个维度方面的内容,而男性则更关注活力-吸引力方面的内容;在婚姻关系方面,女性则更注重忠诚以长期稳定婚姻关系,男性可能更关注婚姻关系中的激情。
02、各种文化差异下的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是个体婚姻期待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未来伴侣和婚姻关系的期待有所不同。比如,一项研究中,来自西方文化背景和东亚文化背景下的被试,根据研究者提供的特征分配手上有限的伴侣资产,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种文化背景的人都看重金钱前景这一特征,但东亚文化背景的人比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更看重对方的金钱前景,并且,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则更倾向于将幽默视为伴侣必备的品质(Thomas et al., 2020)。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独有的一些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的婚姻期待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影视作品、报纸宣传等媒体。媒体内容可以激活受众心中的浪漫剧本,为恋爱关系和伴侣提供参考框架(Driesmans et al., 2016)。比如,人们的婚姻期待可能会以影视作品中呈现的内容为参考,影视剧中男士、女士的形象会影响个体的择偶标准,影视剧中的相关剧情可能成为个体未来婚姻的脚本。一项以比利时少女为被试的研究发现,观看浪漫电影会增加被试对理想主义恋爱关系的信念(Driesmans et al., 2016)。
社会因素对个体婚姻期待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文化。在文化中频繁出现或被主张的内容更容易成为个体理想伴侣的具体特征,文化中呈现的婚姻关系也容易被个体吸收成为其婚姻关系的蓝本或要规避的地方。
03、童年和父母带来影响的家庭因素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在传统社会,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家族)的事。现代社会虽然婚恋自由,但家庭对个体的婚姻期待依旧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父母对于子女的伴侣会有一定的标准,他们的姻亲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择偶偏好。Apostolou (2007)的研究发现,与期待的儿媳相比,父母会更看重女婿获取资源方面的特征,如志向、勤劳、受教育水平、智力等,而更少关注维持家庭生活方面的特征,如烹饪、家务等。
此外,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婚姻行为可能具有代际传递,子女目睹的父母婚姻经历可能成为他们自己婚姻模式的一部分(Arocho & Kamp Dush, 2017)。母亲结婚的年龄和是否离婚就可能影响子女期待的结婚年龄:当母亲没有离婚时,母亲结婚晚的个体也期待自己晚一些结婚,即个体可能倾向于与母亲在相似的年龄结婚,以获得成功的婚姻;如果母亲离婚,则个体可能婚姻抱有消极的态度,会考虑花费更多时间寻找合适的伴侣,延迟结婚的时间(Arocho & Kamp Dush, 2017)。
家庭中影响个体婚姻期待的因素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择偶、婚姻关系的期待影响巨大。
总的来说,晚婚不婚在当代年轻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婚姻期待是晚婚不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将就”的婚姻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共识,而个性化的婚姻期待还会受到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