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实验:关于幼儿的自我 | 心理词条

“我都这么累了,孩子怎么就不能为我想想呢”

“为什么给他讲道理他就是不听呢?”

“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不会分享只想自己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过这种情况,认为孩子不理解自己,道理讲不明白,不懂分享。这其实都在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其实在很久以前,也曾有“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这种想法,直到皮亚杰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总结出儿童发展的规律。

01

阐述定义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7岁的儿童被皮亚杰定义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思维最爱主要的缺陷是自我中心主义,不能把自己的符号性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加以区分。他认为,当儿童最初对世界进行心里表征时,只关注自己的观点,认为别人的知觉、思维和感受是和自己一样的。

 


02

背景和相关科普

     

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发展具有规律,为了证实这些规律,皮亚杰采用实验和问答的方法,研究了儿童在不同年龄的行为方式,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形成客体永久性的认知感念(客体永存性是指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当时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


二、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开始学习并渐渐能够熟练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这个时期的儿童,虽然有了初步的思维能力,但是仍然具有局限性,主要有几个局限性。


1、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我们前面解释过的三山实验。


2、无守恒意识


给儿童看相同的两杯水,问他们水是否一样多,得到儿童确认之后(一样多),把其中一个杯水里的水倒进一个矮且粗的杯子,水的形状改变了,但量没变,这是问儿童水变多了、变少了、还是一样多,前运算能力的儿童回复水量与原来不同。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再皮亚杰之前,并未有学者留意到儿童能否理解守恒这个问题,表明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对世界的理解中存在局限性,并且这个想法在后期,有被大量实验支撑是对的。


3、不可逆性。


儿童不能从心理上通过问题的各个步骤,以相反方向回到出发点,这是前运思阶段最重要的非逻辑特征。如儿童不会进行逆向思维:“如果再把高杯子里的水倒入原来的杯子中,两个杯子的水还是一样多的。”


4、缺乏等级分类能力。


等级分类是指根据客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把客体分成类和子类。如给儿童呈现4朵黄花5朵红花,问其黄花多还是花多?儿童会认为红花多,即他们还不懂得将黄花和红花归为花这一大类。 

三、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在时间、空间上的思考有了很大的进步,皮亚杰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客服思考的片面性,逐渐可以了解他人,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支持。


四、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可以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少可能性。

 


03

广受争议的实验

     

皮亚杰的工作成果极大的影响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个领域,他的理论和实验也得到了密切的关注和频繁的质疑,他的发展阶段理论曾得到多次修改。

   

有些研究者认为,皮亚杰的许多问题含有幼儿不熟悉的成分,或者含有许多幼儿难理解的东西,因此,幼儿的反应并不代表他们的真实能力。皮亚杰还忽视了幼儿对自然发生的许多事情能做出很好推理的现象。

    

实际上,三山实验在设计中的确有一些瑕疵,实验难度和沟通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回到那个时代,皮亚杰摆脱了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观点,将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有了更具体的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代人能接受到的信息比以往丰富很多,因此发展规律也不能完全以皮亚杰的理论作为参考,同时,个体具有差异性,皮亚杰10岁发表论文,也不能完全以这个作为参考。



 04

一些思考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尤其是对幼儿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大多数家长也有启发意义。

   一、发现学习

   

皮亚杰认为,教师不是简单的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给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和学习环境,鼓励儿童主动与环境互动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

   

二、对儿童学习倾向的敏感性

在皮亚杰理论指导下的可同上,教师根据儿童当前的思维水平引导他们做一些活动,对儿童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提出质疑,让他们去演练,从而得出新的认知图式。在儿童还没有表现出对新技能的兴趣和准备状态时,教师不强迫他们去做。

    

三、接受个别差异

    

所有儿童都以相同顺序经过几个认知发展阶段,但是每个儿童的发展快慢不同。因此,教师应该给每个儿童和小组安排活动,不能对全面都安排相同的活动。

    

教育应该顺应发展,现在很多早教和辅导班打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和其他制造焦虑的口号来让家长买单。而实际上,若孩子的能力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很难掌握相应的技巧,对孩子自信的建立并没有好处,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健康完善的人格和价值观,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年 第四版)
百度百科:皮亚杰 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心理学百科(2019版本)
作者:渺小又伟大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