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所幸人生不止于起点

文:杨思远
来源:拉姐(ID:byjzlajie)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个新兴的中产家庭因为孩子择校而经历的一系列的故事,影片诙谐而幽默的背后,揭示了因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导致的教育不公、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


从主人公因择校而导致的焦头烂额、四处碰壁、无奈之举中,家有适龄儿童的爸爸妈妈们,尤其身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父母们,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荒诞滑稽的背后找到深刻的共鸣。

-01-

择校大战,隐藏着父母对于身份的焦虑

主人公夫妇拉吉和米图是印度月光集市上开时装类店铺的商人,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的土豪,有豪宅,开豪车,有保姆,算是典型的新兴中产阶层。


如果说他们的人生有什么不如意的bug,大概就是自己没上过什么好学校,人生简历上少了点光彩的背书。当女儿要上学的时候,母亲米图无论如何都坚持要给女儿上最好的学校,一方面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弥补潜意识里自己的某种缺憾。


于是,这个家庭富庶而幸福平静的生活,就这样,因为女儿择校的事情给打破了。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冲突也因此展开,首先带来的冲突是阶层的冲突。


像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一样,夫妻两人从原来的小城市搬到首都德里的富人区,在名校旁买了“学区房”。


地理位置的迁移是简单的,但是阶层的跨越却困难重重:在和新邻居们的聚会中,爸爸拉吉陪着小女儿热舞,引来富人区邻居们的嘲笑;女儿皮娅因为不讲英文,而被周围的小朋友们排挤;夫妻两人为了更好地融入富人区而把行头全部换成奢侈品,却被提醒“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行为、服装、语言,都成了阶级冲突的隐形象征,在这里,择校的内涵已经不仅仅是选一所学校那么简单,它更象征着向更高的阶层的靠近和融入。

在皮娅入学前的培训机构,培训老师用更直接的语言说出了“择校”背后的这个暗逻辑:“如果你们不接受培训,那么皮娅就不能够进入好的幼儿园,也就无法进入好的学校,考不上好的大学,也不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很显然,这位培训老师的话恰好地迎合了拉吉和米图夫妇对于身份的焦虑感:大多数中产阶层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他们从一无所有到略有所成,其实背负了太多的艰辛、苦难,甚至遭遇了诸多的歧视、不公。他们深刻地理解成功之路的曲折,也开始意识到阶层上升渠道日渐狭

-02-

戏剧的荒诞,揭示了中产阶层的困境

尽管买了“学区房”,可是由于家长面试不过关,女儿皮娅还是未能被好学校录取,而“找关系”、“走后门”这两把万能钥匙也失效后,拉吉夫妇被迫无奈只能用“装穷”的方式来扮演穷人,以换得好学校给贫穷孩子们留下的25%的入学名额。


前一秒还是豪车豪宅,后一秒就来到了老鼠乱窜、经常停水、四处散发臭味的小黑屋,让人忍俊不禁的电影画面,其实展现了更宏大的一个社会结构性冲突:贫富差距的冲突。

挤公交车、做劳工、购买食物、打水……夫妻俩在穷人区遭遇的一切事情,都在以让人捧腹的方式,来展现贫富差距的残酷现实,而这个现实因为穷人邻居希亚母帮助拉吉一家给女儿凑学费而达到了让人内心悲凉的峰值


好心人邻居希亚母以为拉吉一家是破产后的穷人,因为“穷得不彻底”,所以没有贷款资格。而面对学校要求缴纳的22700卢比的课外活动费,希亚母则认为拉吉没有支付能力,为了帮助拉吉缴纳这笔“高昂”的学费,他选择在路边主动碰瓷一辆私家车,把自己撞上而换来一笔钱。换言之,“穷人”希亚母为了帮助拉吉,甘愿冒上自己的生命危险。

影片中的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曾经在朋友圈看到一则类似的小故事:一个农民工一只手指在工作中断了,他来到医院进行处理,医生告诉他,如果现在接的话,还来得及,费用大概两三千。农名工想了一下又问:“那不接的话,多少钱?”医生说两三百,农民工说:“那不接了”。

我之所以会想起这则故事,是因为两个故事都揭示了相同的真相:电影中说穷人练就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能力,不是他们真的活得通透了,而是因为,贫穷,让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

然而,影片并没有过分夸大对穷人的同情心,反而通过很多故事情节,展现了“穷人”身上的人性的光辉:善良、热情、勤劳、知足、友善……这些闪耀的人格品质,像一面镜子,反照出以拉吉为代表的中产或高产阶层的人性的阴暗面:虚荣、钻营、剥削、攀比等等。

到底谁才是该值得同情的人?影片似乎在故意提醒我们思考这个问题。

不止于此,事实上,戏剧上的荒诞性,更揭示了中产阶层的困境:他们是脆弱的、是最易被摧毁的夹心层。富人,富得很安稳,穷人,三代以上都是穷人,也穷得很稳定。唯有像拉吉这样的中产阶层,向上涌入未必能成,却一不小心就可能重回底层行列。

-03-

现实残酷,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

影片真正的高潮,其实到结尾才到来。

父亲拉吉出于自我道德的反省,决定向学校校长自我举报,并请求校长把邻居希亚母的儿子录取进来,因为“这原本就是属于他的”,校长的回答,却让拉吉愣住了:“如果录取穷人家的孩子进来,那我的利益怎么保证?”

校长的反问,其实揭示了当代全球化的教育问题: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本身,而是可交易的商品;而学生也不再是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存在,而是被驯养为考试机器。而这个本质则推演出一个继生事实:教育,只能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尽管残酷,尽管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事实。


影片中,父亲拉吉在女儿学校的欢迎晚会上,登台慷慨陈词,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谴责了中产、高产阶层的虚伪,对穷人权益的剥夺,可谓声情并茂,催人泪下,但是现场却无人喝彩,只有米图一个人孤零零地起立鼓掌。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镜头颇值得玩味:在拉吉演讲中,有两个男士很有站起来支持他的冲动,结果却被旁边的人按住了,最终没人站出来。


这或许是在阐述,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真正愿意站出来去推动教育公平、资源公平的人却少之又少。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富豪阶层,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会选择用特权去超越规则,用金钱去绞杀规则,从而让这个阶层固化为稳定的堡垒,牢不可破。

这样的电影结尾,或许会催生很多人的无力感,并且也会不由自主的思考一个问题:我知道现实很残酷,可是我又能做什么?


是的,或许我们无力去推动规则的改变,甚至无力防止规则被篡改,但是我想,我们至少有权力去重新定义“教育”、“成功”的含义


教育,不是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而应该是使人成其为人,成为坚强、独立、果敢、善良、无畏的人;


成功,也不是像马云那样的才叫成功,成为一个有爱的支教教师、经营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这些都可以叫作成功。

这并不是一种阿Q精神般的自我慰藉,而是站在历史、宇宙等更宏大的时空观上进行的一种反思:商业文明其实缩窄了人类的体验维度,也异化了对人的定义。相比起一个好学校、一份好工作,人生可追求的价值比之丰富得太多太多。

倘若你不喜欢这样宏大视角的解读,即便重回世俗定义的成功,让我们看看2017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你也会发现,马云、许家印、刘强东……有太多被人仰慕的成功人士,其实都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起跑线赢家”。

人生是一场长跑,而起跑的那几十米算不了什么,所以,深呼吸,放轻松。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