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人生不是只有成功这一件事

最近一部在印度获得票房冠军的电影《最初的梦想》悄悄在影院上映了,它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催泪的台词,却让人看到高考压力下孩子的绝望,以及成为合格父母的不易。对于成功,电影给了深刻的诠释。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拉加夫,高考前就陷入了极度焦虑中,他非常担心自己无法踏进梦寐以求的学校。在查到落榜的那一瞬间,他羞愧难当,情急之下从高楼坠下。

 

幸运的是,他还有呼吸。不幸的是,住在ICU病房深度昏迷的他求生意愿并不强烈,好像是只求一死。

 

他这一跳,惊醒了曾经都是学霸的父母。孩子为什么把成功看得如此重要?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01

为什么会选择轻生?

 

  • 父母期待

 

拉加夫品学兼优,是父母的骄傲。父母的期待,以及优秀的父母榜样,是他的压力来源。

 

放榜前,父亲不经意地拿出一瓶酒对儿子说,等你考上了大学,我们就用这瓶酒来庆祝。而他从未想过,假如孩子失败了会怎样?在父亲眼里,他的孩子不会失败。这是一种信念,但也是一种压力,也就是不容许失败。

 

可能这种胜利者的压力无处不在,让这个孩子在高考前从不敢松懈。父亲邀请孩子参与各种活动,都被孩子拒绝了。孩子每天学习16个小时,一切都是为了考进父母曾经读过的那所大学。


当人生只有这一条路,并且孤注一掷时,可能未必会带来自己期待的结果。因为太想得到的东西,往往得不到。

 

卡尔·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自我完善的愿望,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这需要的是两股力量的作用,一是内在想要变好的推动力,另一个是理想化父母的牵引力。不过,当父母总是用自己的优势去碾压孩子时,这会打压孩子变好的意愿,让他觉得理想化的父母更加遥不可及,这时,孩子要么躺平,要么就会像拉加夫那样,觉得自己没脸活在这个世上,而选择了轻生。


父母离异

 

拉加夫的父母是当年令人羡慕的一对伉俪,可惜终究抵不住岁月的无情。父亲整天忙于工作,想要更加成功,而对妻子孩子非常忽略,妻子无法忍受,最终选择了离婚。

 

拉加夫渴望他们有一天可以复合,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制造父母连接的机会。比如去妈妈那要求妈妈为爸爸准备一份食物,这样他可以带给爸爸吃,并且还少不了在爸爸面前替妈妈美言两句。

 

在孩子的内心总是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导致了父母的离异。在拉加夫的内心,假如他真的可以如父母期待的那样,考进心仪的大学,那么父母的关系是否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呢?

 

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拉加夫无法想像父母对自己该有多失望。他们可能会继续相互指责,都是因为对方的不负责,让孩子如此失败。

 

同伴比较

 

拉加夫查询到结果后,非常懊恼地说,连成绩最差的都考上了,我太没用了,这会让他在同伴面前抬不起头,令他感到极其羞耻。

 

在青少年期,孩子开始走向独立,建立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并且会习惯性地攀比。比如群体中流行的服饰、喜欢的游戏、爱好的小说等等,因为想要融入群体,同伴有的,他也想要拥有。

 

同时,同伴也会给他们造成某种压力。比如被歧视,被嘲笑,被排挤,被霸凌等等,这些都会让这些青少年很难在同伴中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厌学、拒学的情形。当被群体拒绝时,假如又无法得到家庭的支持,他们往往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02

如何重燃生的希望?

 

成功 ≠ 完美

 

在接到儿子发生意外的消息后,父母赶到了医院,孩子伤得很严重,最糟糕的是,仍在昏迷的他一心求死。

 

父亲极为自责,是自己无意中给孩子的压力,是自己的忽略,造成了今天的后果。他将用什么方法来唤起儿子生的希望呢?

 

儿子一心想要成功,难道人生的意义就只有成功这一件事情吗?父亲想到自己初入大学时,不是也被分配到了被称为失败者俱乐部的四号楼吗?在那里,没有学霸,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他们却成为了铁哥们。

 

儿子正在生死边缘挣扎,他突然想把当年发生在四号楼的故事讲给孩子听。随着故事的展开,儿子开始有了生命迹象,甚至可以说话了。苏醒后,儿子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是真的吗?

 

为了让儿子相信故事的真实性,父亲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打通了故事中最为精彩的人物色鬼的电话,多年未见,老友仍然是那么亲切。色鬼听说他儿子正在危重病房时,立即放下了正在进行中的谈判工作,从国外飞到了拉加夫的病床前。

 

当听到他们在大学时的糗事,他当时如何痴迷色情电影、画报,又如何被他父亲发现挨打的经历,拉加夫发现,原来这些名校中的天之骄子也有不太光彩的一面。四号楼的失败者俱乐部的成员们陆续到齐,有酗酒的瘾君子,有每天把“妈咪”挂在嘴边的妈宝,有脏话不离口的粗口男,还有胆小怯懦的父亲阿米尔·……

 

  • 重温父母青春期

 

因为儿子,让一帮老友重聚,让他们有机会重温自己的青春期,也让父母有机会重温初恋时的爱情。

 

懦弱的父亲阿米尔·汗被一帮子损友鼓动,对当年聪慧貌美的母亲玛雅发起了进攻。没想到,母亲竟然真的喜欢上了老实的父亲,最终父亲抱得美人归,成为了当年校园里的一段佳话。

 

电影创造了一个平行的意象,当年的“失败者俱乐部”痛下决心,克制欲望,想通过一场年度的体育竞赛,一扫“失败者”的耻辱,而此时,儿子也需要渡过生命的危险期,他们都在努力创造奇迹。

 

不过,当年的他们即使多么想赢,多么努力,最终还是以两分之差痛失冠军,但他们的拼搏精神却赢得了对手的尊敬。输给别人不丢脸,输给自己才可耻。我们都太在意输赢和成败,而忘记了好好生活,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生活本身。

 

当父母重新回到青春期,他们回想到当初自己所承受的压力,自己的困境,以及自己想要变好的愿望,也就更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孩子的需要。正如其中一位父亲立即打电话告诉孩子,当初答应你数学考满分就买脚踏车,现在爸爸改变主意了,无论你考几分,不及格也没关系,我都会买脚踏车给你。

 

其实,是否买脚踏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无论在孩子成绩好还是成绩不好,表现好还是不好时,都能爱孩子,也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则会释放孩子内在的压力,反而会促进他内在想要变好的动力。

 

  • 同伴之间的良性竞争

 

在前面分析拉加夫自杀的原因中,我提到了攀比,而反过来讲,良性的竞争反而会激发孩子内在动力,让他成为更好的的自己。

 

当年父亲大学时居住的四号楼多年来都被冠以“失败者俱乐部”,而三号楼的“老大”对他们的鄙视,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竞争让一团散沙的队友们为了集体荣誉而战,“色鬼”把色情杂志都打了包,阿米尔·汗则放弃了跟女友约会的机会,酒鬼因为戒酒还住进了医院。

 

透过竞争,尤其是体育竞技,让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士气都得到了提升,每个人都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让他们不再自卑,更加勇敢,并且更加勇于承担责任。

 

父亲竞争的故事让拉加夫明白,竞争的目的并不在于输赢,努力并一定会赢,胜负不可知,但能输得起。输得起,才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



文:任丽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