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带走》不仅有颜,更有令人羡慕的同胞关系

哥哥爱惹是生非,虽然常惹妹妹生气,其实非常爱护她; 妹妹的日常就是被捉弄、打哥哥,还许愿“快把我哥带走”,但真的离开哥哥后却越来越舍不得……

这就是《快把我哥带走》这部电影最可爱暖心也最引人思考的地方:时分(哥哥, 彭昱畅饰)和时秒(妹妹,张子枫饰)的同胞关系。最近电影新上映,呼声最强的除了“彭彭真好看”“子枫真可爱”,就是“我也想有个这么可爱的哥哥 / 妹妹”了。

温暖和谐,也有争吵冲突

许愿“快把我哥带走”的妹妹,一定烦透了哥哥吧,两人一定是争吵不断、互相憎恶、恨不得打死对方……吧?

还真不一定。

兄妹确实会有冲突:时分会跟妹妹抢零食, 用各种花招叫妹妹起床,会拿臭脚丫怼妹妹;时秒也不是吃素的, 会武术的她打起哥哥来可一点也不留情。

但他们之间也有有爱的关怀。时光总会叮嘱香肠摊“加麻加辣,多烤焦一点,我妹爱吃”;时秒愿望成真、自己真的成了别人的妹妹时,才发现自己与哥哥的过往不止只有斗嘴怄气,还有暖心的回忆与陪伴……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同胞关系不可能始终都是消极的、充满冲突的;也不可能始终都是积极的、温暖的。  

这种既有高水平冲突又有高水平和谐的同胞关系类型,被心理学家称为“强烈情感型 ”同胞关系(Buist & Vermande, 2014),在现实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同胞关系了。同胞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生活中情感最强烈的社会关系之一,而生活本来的模样就是和谐与冲突共存的。

当然,现实中也会有其他类型的同胞关系,一直温暖和谐的兄弟姐妹,比如比妹妹大十几二十岁、特别宠溺妹妹、曾让大家连呼“国家欠我一个哥哥”的网红哥哥;也会有存在冲突甚至敌意的同胞关系,比如“不接受弟弟妹妹”的一孩就曾层出不穷,如果爸妈执意生娃,甚至还有“大孩欺负二孩”的新闻,但总体来看,仅存在冲突敌意的同胞还是很少的。

哥姐弟妹,谢谢你给我的温暖港湾

跟自己相识、相处时间最长的,除了爸妈,恐怕就是兄弟姐妹了。一起吃饭,一起上下学,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一起保守对方的小秘密,也一起吵吵闹闹。同胞关系,会显著影响人的心理社会发展。

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儿童除了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之外,也会与朝夕相处的同胞会建立起依恋关系,尤其是当父母不能提供足够的温暖时,同胞就成了温暖的港湾。

随着时间流逝,时秒才发现哥哥正在保守的秘密;随着电影的开展,我们才知道哥哥的苦心。

两人的爸爸妈妈感情已经破裂,父母已经无法给时秒足够的温暖,这时候时分就以捉弄的形式来带给妹妹开心与快乐,承担起“成为妹妹避风港”的责任。

依恋是心理学中重要的话题,也是家庭中常常被讨论的话题。抱着家人才安全,跟爱人保持联系才安心,与密友待在一起才安稳,这些都可以算依恋。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在最初被用来解释婴儿对其照看者的依赖行为,以及为何当婴儿和照看者被分开时婴儿会表现出极大程度的焦虑和不安“依恋是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可以描述为儿童渴望和需要同某个个体保持长期持续的亲近,以获得安全和舒适的一种情感连接。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发展的开端和人生经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依恋是安全的,那么就能让人形成安全的内部加工模式,,从而对自己及外部世界都有积极正向的看法,更加自信也更加信任他人,更能调节情绪也更能处理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具有保护性和促进性的作用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会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在面对亲密关系时,不会太过焦虑至于对恋人夺命连环 call,也不会太过回避至于显得冷漠。

如同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样,与同胞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在时分巧妙的保护下,时秒就一直开开心心、大大咧咧,有好闺蜜好朋友,生活得十分幸福。

妹妹总会对哥哥先黏后“恨”

同胞关系跟同胞关系也是不一样的,时分时秒这样的兄妹关系往往最令人喜闻乐见,而姐妹、姐弟、兄弟之间的关系,跟兄妹关系又有不同。

心理学研究发现,同性同胞之间(兄弟/姐妹)的亲密程度随时间逐渐稳定,尤其是姐妹之间的亲密程度会一直较高;而异性同胞之间的亲密程度随着年龄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呈现倒 U 形变化趋势(Kim, McHale, Osgood, & Crouter, 2006)。

也许许多小姑娘都曾幻想有一个“白马王子”哥哥,长大后又嫌弃实际是“唐僧”的哥哥吧……

不过,这也不是完全一定、适用于每一对兄妹的,对于时秒来说,哥哥最初是令人讨厌的存在,而在理解他的苦心后,便成了天使男子汉了(当然,时秒可能也不会承认)。

希望每个人都有又萌又贱、又真心深爱自己的同胞呀。

参考文献:
Buist, K. L., & Vermande, M. (2014). Sibling relationship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hild competence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Jfp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Family Psychology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8(4), 529.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Basic Books
Kim, J. Y., Mchale, S. M., Wayne, O. D., & Crouter, A. C. (2010). Longitudinal course and family correlat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 77(6), 1746-1761.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