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喊痛苦的人,也许并不想改变

前几天一个朋友说了一件事。在她参加的一个心理小组中,一名组员讲述了自己的糟心事,她给对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建议对方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可对方却对她的建议没啥反应,不置可否,这让她十分难堪,活动后,她一直自责,懊恼自己干嘛那么多嘴:“说那么多干嘛呢?好像就你懂得多似的”,出现了很多负面情绪,所以来找我倾诉。

表面上看,这是一件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但是这件小事的背后,却有着很深刻的心理活动。比如那些自责、羞愧等负面情绪为什么会冒出来?那个批判自己“多嘴”的声音背后又是谁?为什么当她听到别人诉说烦恼时,会忍不住“传授经验”?为什么她的好心没有被对方看到,“好意”而不被领情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在生活中重现?

这一系列无法用精密仪器测量的心理活动背后,深藏着一个人的潜意识,这里面有很多她自己无法觉察到的、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信念。在我帮她梳理的过程中,她逐渐看清了自己,这次梳理,就可以算是一个微型的心理咨询过程。这些年来,“心理咨询”逐渐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比如当打开网页时,经常能看到“考个咨询师证挣时薪”的广告,然而,心理治疗是究竟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其实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人们对心理治疗会有很多疑问和困扰:比如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聊天就能把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聊好吗?再比如:考个咨询师证就能当咨询师了吗?市面上心理治疗门派繁多,应该如何选择学习?再比如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咨询师是名气越大,咨询技术就越高吗?

关于心理咨询,不止是求助者,咨询师自身也有一肚子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豆瓣评分8.5的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之作《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中,大概都能找到答案。该书的作者,是一名从业40年的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在这本书里,她不仅以中立的角度整合了众多纷繁复杂的心理流派,更分析了来访者的感受及改变,同时也展示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性质及对来访者心理干预措施的目的和效果。

豆瓣上一个读者这样评论它:(这本书是)“ 退休心理治疗师对自己过去工作的总结。梳理了各流派和治疗方法。有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人际关系,也有自我认知、行为改变。对身体到心理,情感到认知的总结,能感觉到老医生写完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所以,咨询师是如何开始工作的呢?哪些是咨询中的关键所在呢?今天我就选取其中三个角度,来和大家聊聊“心理咨询”的那些事儿。

01

矛盾:变与不变

我经常听见来访者说:太痛苦了。我就想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像很少有人喜欢主动吃苦瓜一样,人们对于痛苦有着天然的回避和恐惧。很多人之所以走入心理咨询室,恰恰是因为痛苦已经到了自己无法承受的程度。从这个角度说,痛苦其实是开启心灵的一把钥匙,用作者的话说,痛苦,是求变渴望的锚定点。

按照逻辑分析,当一个人感觉到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寻求改变,继而让痛苦消失。但在心理治疗时,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矛盾”心理贯穿始终。一方面因痛苦而想改变,但另一方面,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矛盾心理又一直阻碍着来访者发生真正的改变。这种矛盾有3种情况。

第一,改变令人恐惧。


为什么一个人懂很多道理,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一个重要原因是,改变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要放弃当下虽然残破、但是有效的防御机制。这就好比一个乞丐,身上只有一个破衣服,从意识层面,他肯定希望穿一件好衣服,但是,当一个人走过来跟他说:你把破的脱了,我给你一件新衣服时,他可能会犹豫不绝,他会担心:万一我把这件衣服脱了,你又不给我新衣服,那我岂不是连这一件破衣服都没有了?于是他放弃了。

这个例子在心理治疗中比比皆是。心理功能越弱的人,就越接近乞丐,越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这种坚持往往会令咨询师很头疼,但他需要被理解:因为对于乞丐来说,那件破烂衣服,是他的唯一。

如果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能共情到来访者的这种心理,就会出现恼羞成怒、挫折感等众多体验。新衣服虽好,却是未知的,旧衣服虽破,却是确定的。这很重要。

这种心理在平时的谚语中也很常见,比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二,与童年伤痛相关的愤怒导致的矛盾心理。


很多人因为童年创伤都会有严重的“受害者情结”,他们积累了早年大量的创伤以及累积了很多愤怒的情绪。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在超市遇到推销的人,会非常愤怒,她潜意识里觉得对方是在控制她,强迫她买对方推销的东西。每一次她都极度愤怒。当我请她看到自己的被害情节时,她感觉脑壳都要裂了,一直以来她都把别人当做迫害她的施害者,把自己当做被迫害的受害者,当这个肥皂泡被戳破的时候,她用身体上的躯体反应(头疼),阻止了改变的进一步发生。

第三,身份认同。


一点不太好理解,可以这样简单的概况:有的人的痛苦本身,就是ta存在的意义,换言之,如果ta不痛苦了,就仿佛ta自己也消失了一样。这种情况,是一种对“痛苦身份”的认同,自己=痛苦,没有痛苦=自己也消失了。

这种深藏潜意识的,拒绝改变的阻力,在咨询中极其难以撼动。

第四,次级获益。


正如“痛并快乐着”这句话一样,其实很多时候,痛苦本身的另一面,就是获益。这也是阻止一个人发生深层改变的巨大阻力。举个例子,拖延症为自己的拖延痛苦,那么请问:在拖延中,他有获益吗?

这个问题如果问ta自己,可能ta会说没有,我只有痛苦,我很想改掉拖延,就是改不了。其实在潜意识里,ta是拖延的受益者。

比如通过拖延,ta可以不用面对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好某事的真相,而活在“我只是拖延,没有做完这件事”的自我欺骗里,再比如通过拖延,可能有些事就不用做了,不了了之,那么ta也就顺便受益了。再比如通过拖延,ta可以永远不和自己的这项工作或者这个项目中的人“告别”,这就缓解了ta潜意识里的分离焦虑……

所以,心理咨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来访者一边“哎哟哎呦”的哭诉着自己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可能他们一直在潜意识里拒绝真正的改变,所以,咨询师的定力、边界、共情、支持、引领……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内心声音,都尽显功力。

02

允许:不改变的意义

李松蔚曾经讲过他的一个案例,有个男青年天天窝在家打游戏,不出门工作,他家人十分着急,请他来做咨询。李松蔚并没有规劝这位男青年出门工作,反倒对他说:“你用这种方式证明你的力量,你有勇气对抗别人的偏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在家待着。你可以一直这样做,等将来,你想做别的事,你也会用同样的力量去做。”男青年听闻十分诧异,大概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没说什么。

咨询后男青年看上去没什么变化,还是天天在家打游戏,但是半年之后,他忽然不打了,开始出去工作,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个故事当时令我十分感动,我想那个男青年一定也很感动。因为他被理解了,被允许了,还有人给他的行为做出了一个积极意象的解读。

这并不是咨询师的话术,而是咨询师真正看懂了来访者的内心。心理世界最令人着迷的一点,大概就是心理世界常常和我们所理解的、以为的是相反的。就像前文所述的“矛盾”,那些人花着时间、金钱,就是来寻求改变、解脱痛苦的,但他们在潜意识里,又一直在坚决的保卫着自己的痛苦,所以,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记得我在学心理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需要具备3个条件: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实操经验的累积,以及健康稳定的人格。尤其是人格层面,是能够真正帮助到来访者的因素。拿李松蔚这个案例来说,如果咨询师自己看到一个啃老的男青年,就产生了愤怒的情绪,那ta怎么能真正走进对方心理,允许和共情对方呢?而这个男青年,之所以这样,可能恰恰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从来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接纳过。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每一声叹息都有意义。它在用无声的语言,向咨询师呈现着ta的过往,但是咨询师是否有能力看到、看懂这些,就是咨询师的功力了。

说到这我想到一个督导案例。当时咨询师向督导报告时,督导问了咨询师一些问题,咨询师都答不上来,她说这些问题她问过来访,对方都不回答,所以她收集不到相关信息。后来督导老师告诉咨询师,其实来访者已经全都回答了,不过他不是用的语言回答的,而是用的肢体动作,用的与他人互动的模式告诉的它。这真像一场哑谜,考验着咨询师的水准。

03

关系:动力系统的双人舞

咨询到底靠什么起作用?答案是关系。简单说,一个人心理发生故障,就是因为在早年的关系体验中,获得了一些创伤和歪曲的认知。那么现在想要修复,就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一场新的关系。让来访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的新经验,从而改善自己。

就像前文所说的李松蔚的案例,那个男青年可能从未被理解和鼓励过,但是咨询师给了他新的体验,他感觉到了与以往的不同,正是这个不同,造就了后来的改变。

很多咨询师自己的人格也并不健全,比如有的咨询师把来访者当成实现自己价值的工具,特别高兴来访者依赖自己,这就等于剪掉了来访者成长的翅膀。咨询师和来访者,就像一对翩翩起舞的舞者,他们之间互相影响,通过移情与反移情的工作,共同探索,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帮助ta重新找到一条适应外界环境的路径。

从这个角度说,解除痛苦,并不是咨询的结果,帮助来访者成为“容纳更多痛苦的容器”,也就是增强他们适应痛苦的能力,才是咨询目标。这与许多人的理解不同。很多人都认为找心理咨询是为了解决痛苦的,但事实上,痛苦永远都存在,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容纳痛苦的人格功能。

写在最后

这本书说是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但其实颇有深度,干货满满,嚼起来挺“硬”。我在阅读中写了很多随笔,也泛起了自己很多咨询的记忆,仿佛过往再一次重现,历历在目。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不管你是来访者身份还是咨询师身份,抑或像我这样双重身份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体悟。

归根到底,咨询是一种专业形式,但内核依然是“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主体间相遇,就像一场动力十足的双人舞,每一个互动都值得玩味,每一个反应都有意义。

我想,这大概就是“心理”世界的魅力吧。


文:有梦想的唐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签约作者;外冷内热;热衷深度干货;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后台私信。我为自己写作,希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