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自杀,却没人相信”| 那些遭遇校园霸凌的少年

文: 梁娟
来源:心理公开课(ID:yixinligongkaike)

-01-

校园欺凌: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

你的童年经历过校园欺凌吗?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童年时代见证甚至亲历过校园欺凌。但在许多成人眼里,校园欺凌不过是孩子们无伤大雅的打打闹闹。

事实上,由于青少年缺乏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他们组成的微型社会与成人社会相比,更像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

而那些生活在欺凌阴影下的孩子,他们受到的精神创伤,也远远超出了我们对美好童年的想象。



-02-

无尽的欺凌,使她犹如被困囚笼

 

广西北海某中学的初一学生陈琪琪,从教学楼顶跳楼身亡,死因疑是校园欺凌。而事发时,琪琪从广东转到老家的学校仅5个月。

 

成绩年级第一、学校合唱团指挥、英语能力出众,还曾获得广州市“三好学生”、广州市“硬笔书法”二等奖、广州市省赛征文二等奖……在家人和朋友的印象里,陈琪琪是个“学霸”。

 

 

陈琪琪住校。一次回家,妈妈发现她身上有伤疤。

“孩子和我说,是同班同学打的。我还去了学校,和老师说了这件事。”

老师答应会解决问题,但之后,陈琪琪依旧屡次遭到同学的威胁。

 

“我女儿穿衣服比较偏运动的,颜色也以黑色、蓝色为主。他们就嫌弃我女儿,说她土里土气的。”

“女儿不会本地的方言,同学也会嘲笑。”

 

妈妈回忆说。

 

一天下午,妈妈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说:你女儿要跳楼了。

赶到学校时,等待她的却是女儿的尸体。

 

而学校的反馈是:陈琪琪是自杀,和学校没有关系。



 –03-

她说过想要自杀,却没有人相信


在学校归还的遗物里,妈妈发现了同学写给女儿的小纸条。

 

一张纸条上写的内容是,“下课后,六楼等你,不见不散”。

 

在陈琪琪的课本上,全是这样的字样:

 

“你替她们背黑锅,被她们侮辱,被打,被骂!”

“我是欠你钱了,还是吃你家大米了??针对我?啊!”

“何必呢,活得这么累,都是一个宿舍,真当我不知么,在背后说我坏话?可笑!”

“离开这个宿舍”……

 

 

陈琪琪给父母、姐姐、同学等人留了5封遗书。

 

在一封给朋友的遗书中,她这么写道:

 

“最悲哀的是什么,莫过于你连自杀的想法都说出来了,却没人信。”


 

太让人痛心。

那些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或许尝试发出过求救信号,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们的信号被忽视了。

 

-04-

自杀,是被欺凌者最后的呐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6年发布的校园欺凌报告,收取了18个国家10万年轻人的数据,显示全球学生中,平均每4个学生便有1个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

2017年腾讯新闻做了一项校园欺凌公众认知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万6千名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亲身遭遇过校园欺凌,24.2%的人曾欺凌过别人。而在这些欺凌者中,约83.9%的人曾经被欺凌过。

据受访者回忆,38.2%的被欺凌者彻底放弃学业,30%转学到其他学校,24.6%短期不来上学。

 

而自杀,也成为了孩子们对抗校园欺凌的方式之一。


 

(1)校园欺凌的创伤,很可能伴随终生 | 严重的心理损害

 

被欺凌者除了身体受到伤害以外,这些经历也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损害:恐惧、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甚至是伴随终身的心理创伤。

 

我有一位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的来访者,她告诉我,过去的伤害依然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她:

处理问题时容易变得偏激,要求朋友一定要无条件支持自己,不能有半点的质疑;

和恋人在一起时,不能谈论过去;

对“独立”有疯狂的执念,习惯一个人硬撑,直到扛不住;

情绪喜怒无常,一时暴怒,一时抑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们无法摆脱心底的那份不信任感。因为周围人对欺凌行为的忽视和纵容,会让他们感觉,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到他们。

同时,被欺凌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评价,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异类”,“一定是自己哪里不好”,才招致了如此遭遇。

 

他们也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因为需要时刻躲避突如其来的伤害。

 

最严重的是,长期的折磨可能导致抑郁,当被欺凌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无法整合时,他们最终可能会自杀。


 

(2)孩子回家求救,父母却泼来一盆冷水 | 缺失的支持

社会、学校、家庭的支持对被欺凌的孩子来说都很重要。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的支持。

 

被欺凌的孩子可能曾经向家长或老师寻求过帮助,但是无效的干预,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欺凌行为,这使得了很多孩子不敢再寻求帮助。

 

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求救不理解,甚至冷言相对:

 

“你好好学习,不去理他们不就行了。”

“他们打你,你打回去啊。”

“你去告老师啊。”

 

孤立无援的孩子,缩回了求助的手,不再告诉父母。

 

这让我想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被老师性侵后的房思琪尝试向妈妈求助。

 

“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而遭受了欺凌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也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父母缺席了。

也许,他们认为,告诉了父母也没有用,父母不会理解,不会帮到自己的。

-05-

致父母:你们是孩子的最后一扇门

 

(1)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变化

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较敏感内向,当遇到类似的事,他们可能并不会告诉父母。

或者一些更小的孩子,在遭受到伤害后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

 

那么,家长就需要细心的去观察孩子回家后的任何细微变化,比如,Ta在情绪上有没有什么异常,是否变得有些沮丧、抑郁、恐惧、焦虑,在行为上有没有表现得更退缩、回避、自残、或有攻击性等。

 

尤其是孩子如果表达出了“想死”的念头,一定要引起重视。

 

不要觉得孩子只是“说着玩”“不会死”,要尽快带孩子去找心理医生或治疗师。

 

(2)做孩子的安全基地

在我们小的时候,当我们遭受到伤害或挫折,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去找父母。

 

好的父母,应该具有“安全基地”的作用,他们会安抚受挫的孩子,给孩子情感支持和鼓励。

 

《妈妈是超人中》,贾静雯的女儿输掉了比赛,就跑到妈妈怀里哭了,那个时候的贾静雯就像一个“安全基地”,慢慢疏导女儿的情绪。



而当孩子在父母怀里“充满电”后,会快速复原,然后再离开父母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的角色是缺失的,对孩子是忽视的,或者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对于孩子的求助行为是责备的,那么孩子更可能在遭遇了欺凌的时候,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愿意去沟通和寻求帮助。

 

如果父母更愿意和孩子去进行平等的交流,如果家庭的氛围是民主的、具有支持性,孩子更可能从被欺凌的创伤中恢复。

(3)尊重孩子的意见

当孩子在遇到欺凌事件的时候,他们会感觉自己的整个生活都失控了,自己是不安全的。这时的父母,需要帮孩子重获控制感和安全感。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想法,比如转学,离开原来的环境,等等,父母都应该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以保护孩子为最大原则,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

这样,孩子也会发现,原来自己对生活还是有控制力的,这有利于他们自尊的提升和安全感的恢复。

 

 

写在最后 

 

前几天,陕西米脂县某中学发生了恶性砍人事件。

 

嫌疑人交代,他在该中学上学时,曾被学生欺负,记恨学生,所以持匕首杀人。该事件已造成10名学生受伤,9名学生死亡。

而嫌疑人用的微信昵称是:“要么忍、要么狠”。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一个“忍受”欺凌的被害者变成了“凶狠”的施害者。

 

欺凌者往往也成长在一个被情感虐待(对孩子过度溺爱或忽视)的家庭。也许他们的父母有很优越的社会地位,孩子闯了多大祸都能摆平;也许他们的父母性格暴躁,孩子学习了父母的榜样。

但无论怎样,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需要并没有给予满足。而被情感虐待的受害者,便可能成为下一个施虐者。

这些实施欺凌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还没形成稳定、成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情绪上容易冲动,焦躁,愤怒。

他们渴望引人注意,渴望被认同,但从单一的学习评级体系,他们无法获得认同感,情绪又无处宣泄,那怎么办,通过欺凌行为寻找认同感。

因此,控制校园欺凌,除了律法的健全、学校的保护措施、家庭的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心理的关注。

 

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老师,能够给予他们多一些关爱、支持和引导,那么校园欺凌,可能真的会少一些。

注:为保护来访者隐私,文章中涉及来访者的部分,已经过改编,请勿对号入座

作者简介:梁娟,壹心理创作者,心理咨询师。我们终其一生,是成为自己。作者公众号:心流场(ID:flowfield)

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童年被欺负的经历,记忆中,那个小小的自己甚至不敢告诉父母,或是没有得到及时安抚。

在这样的童年阴影中长大的人,容易缺乏安全感,与人相处无法摆脱心底那份不信任感,更多地感受到恐惧害怕、焦虑抑郁。童年那个“被欺负的小孩”如影随形,影响现在的爱情、婚姻甚至小孩。

童年已经不能重来,我们可以怎么办?好在成年后的我们是有能力拥抱内心的小孩、疗愈自己的。

向你推荐课程《心理分析师带你走出童年阴影》,跟着哈佛大学精神科研究员陈婕君老师一起做出一些尝试和改变。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