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自己做”——你给孩子机会了吗?

首发公众号:欧亚儿童发展(ouyaertong)
作者:李增芬

记得多年以前遇到的一个五年级学生,身高一米七,高高大大的男孩子身上却透露出和年龄不相称的“深沉”,缺少同龄人的活力和灵性。建立信任关系,深入聊天后才发现,他内心保持着两岁孩子的童真,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心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直到他父母的出现,我慢慢找到了一部分原因。

妈妈对我说,孩子很“傻”,和同伴玩的时候,别人老是整他,全让他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危险的事,他每次都照做,而且好像不知道结果会有那么糟糕。一直在外地上班,很少在他身边。他爸爸忙着事业,对他只要求成绩好,生活中的事都不让他做,全由保姆照顾。就希望他在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他爸爸却和的想法冲突,说孩子只管专心学习,其他的事都不要管。

孩子对我说从小就处在爸爸的控制下,爸爸从来不会问他喜欢做什么,然后把他的生活安排满满,也不管他是怎么想的。让他上补习班,上各种兴趣班,他没有说“不”的权利。

小到穿衣吃饭,大到选择学校老师,他在自己的生活里完全失去了主宰的机会,也让本该享受童年乐趣的他变得时而老气横秋,时而幼稚无序。

他被动的接受爸爸给自己安排的生活,实际上是被残酷的剥夺了体验生活选择生活的权利。错过了成长的敏感期,也错过了太多心智成长的机会。以至于他的心智年龄停留在2岁左右,有些基本常识就能判断好坏的事他没有能力去判断。

意大利著名儿童专家蒙台梭利说,必须容许孩子选择物品,这可以让原来的发展得以持续,清除孩子尚无意识的心智之间的障碍。通过选择,发展了思考能力,再通过动作——思考过程的最后一部分,借助动作或者工作再完成精神的提升。这一系列的过程,是孩子从意识、思维到动作的尝试以及发展。要成长为成熟的人格结构,必然得通过无数个自我选择和自我实施的过程


 

我的耳朵里常常回荡起四岁儿子对我说的话,妈妈,我自己来。

 

1.“妈妈,我自己来”,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渴望,是成长之路必要的实践过程。

 

他能够做的事,他自己来。

 

他没做过的事,他也要努力去尝试。

 

记得有一次,网购了一个电熨斗,他说要自己拆,我答应他,然后就去做饭了。当我做好饭,发现他不但用剪刀剪开了外包装,而且还把里面的支架拿出来,自己像模像样的安装好了,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已是很了不起。我惊叹,儿子的“杰作”,高兴的夸奖他这件事干得相当棒,他很愉快的接受了。

 

我想,让儿子自己来的过程,不但帮了我的忙,而且还锻炼了他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当他的弹力球掉到黑漆漆的洞里,他从家里拿来手电筒,自己打开,让电筒的灯光照亮大洞。

 

当我家的鞋柜栏杆断了,他找到自己收藏的小筷子来支撑连接鞋架,让鞋架至今还好好的立在小角落里。

 

当他自己尝试盛菜油并撒了一桌子时,他找来膜布和纸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这些具体细节的操作,没有人刻意教过他,完全是他自己思考、观察和选择的结果。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他体验到完成一件事后的完整感受,被开水烫、油撒一地,他感觉到疼痛和挫败,安装鞋架、拿手电筒,他感受到成功和喜悦,而这就是真真实实的人生经历,也是他探索世界的动力所在,他的心智能力获得了成长。


 

2.“妈妈,我自己来”,是孩子自主意识的萌芽,是对爱这项能力的实践过程。

 

不少妈妈会向我抱怨说,为啥现在的孩子这么不听话呢,操碎了心。

 

我会让妈妈思考,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听你的话呢,对于孩子来说,你的话全部正确吗?或者你所认为的对你有效有用的经验,对于孩子一定合适吗?你知道孩子不听话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诉求呢?

 

当孩子说,妈妈,我自己来的时候,TA不过想证明一下,作为一个小小人,TA也是独立的存在,因此TA自己的事希望自己做。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TA不过想告诉你,TA也能将妈妈的爱传递给你,因此你的事TA想帮你做。


 

我记得朋友讲过她女儿的故事。有一次趁她不注意,小女儿把她的手机放在盆里泡水,她看到了,非常生气,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给解释的机会直接对女儿一顿暴打,事后自己后悔,安抚女儿的时候才问她为什么那么做。小女儿委屈的说,她只是看到妈妈的手机脏了,想要洗干净。朋友听了之后,内心又是感动又是内疚。

 

孩子并不知道手机放在水里结果会怎样,而且之前妈妈也没和孩子做任何沟通,没有孩子是天生的破坏者,他们只是以自己的理解,以真实的行动,以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爱着我们。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无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都是一种爱的传递,你能够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自我承担,这本是爱之路上生动的一课。

 

如果孩子为自己做,说明TA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爱自己的力量在逐渐增加;如果TA为别人做,说明TA已经具备同理心,这份爱的力量在逐渐传递给更多的人。

 

自我安排,自我选择,并能自我实现的孩子无疑是优秀的孩子,在这些优秀的孩子背后,是父母不包办、不控制、不责备的民主家庭氛围。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特别的优秀,生长在大富大贵之家,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撑起了一片天,全球第一美女富豪、超级名模、明星设计师、自创品牌,每一件她想做的事都做得出类拔萃。

 

这也间接说明她的父母都相当的称职。

 

父亲特朗普说:“我想让他们的生活能承受一些苦难,但又不至于过度辛苦,压垮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放手让孩子接受社会的锤炼,做法相当明智。

 

伊万卡的母亲,同样身体力行。经常在家里聚会,放手让伊万卡面对公众场合,学习待人接物不怯场。也难怪伊万卡面对媒体和大众时,脸上总是那么自信,谈吐间总是那么优雅。

 

作为父母,也许我们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像伊万卡那么富有那么成功,但如果孩子真的对你说:“妈妈,我想自己做的时候”,可以考虑给孩子这个机会,即使TA 衣服会弄脏,即使TA会把事情搞糟,但可能TA真的喜欢尝试,可能TA真的希望能够帮助你,可能TA真的需要这些尝试才能更有自己的经验。。。。

 

放下作为父母的焦虑、担心、控制的执念,也放下期待、要求和指责,适当的放手,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力。

 

也许,当你的孩子想捡起地上那片脏树叶的时候,你放手让TA去捡,孩子脸上会洋溢着满满的满足和幸福,就像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所说,那会是幸福的小篮子,把这些感觉收集起来,就是孩子长大后的模样。

 

 

作者:李增芬,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一枚,微信公众号:清庵(lizengfen-11)。本文首发公众号:欧亚儿童发展(ouyaertong)。授权转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